陳洪甄(1922-),畢業於廈門美術專科學校。抗戰時期於家鄉之東華小學教音樂與美術,曾於街道、公園等地繪製抗日漫畫與抗日標語。1937年開始學習木刻版畫,並發表抗戰愛國主題之版畫作品於報章雜誌。1945年來臺後,在原有的抗戰文藝風格之餘,透過寫生描繪臺灣農村之生活景象。陳氏對於兒童教育亦充滿熱忱,在《國語日報》服務期間,為「小學國語補充教材」繪製插圖與木刻版畫。1955-1961年間繪製插圖集《伊索寓言木刻集》。作品時常刊登於臺灣、香港、馬來西亞之報章雜誌,形塑出戰後華人文化圈的視覺認同。陳洪甄嘗試以木刻版畫的刀刻手法,模擬水墨畫之筆法韻味,1982年後開始從事象形文字、石刻等研究。曾出版《洪甄木刻集》、《怎樣刻木刻》、《陳洪甄畫集-詩情畫意》。曾擔任教育部美育委員。
陳洪甄於戰後開始描繪農村社會中的人文景觀,依循著社會關懷的路線,藝術家嘗試記錄下傳統生活中的特定人物。在作品〈耍猴的人〉中,陳洪甄描繪了在廟會節慶時會出現的民間表演藝術者,透過帶有筆墨感的線條,以及對於人物面部的細緻刻畫,讓寫意性與寫實性這兩種風格在畫面中產生銜接與協調的狀態。作為一項傳統技藝,耍猴技藝在現代化發展的社會中已不復見,然而耍猴之人昂首站立,彷彿在探問時代的風起雲湧以及自身的命運。
出處:黃靜瑩,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