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
瞭解修復保存
藏品預防性保存與維護

國美館自1988年開館,蒐藏臺灣美術史發展脈絡或各階段時代議題等重要藝術作品,保存臺灣重要美術資產。因臺灣地屬亞熱帶,氣候高溫多濕,有機材質作品不易保存,因此美術館為了提供作品最佳的長久保存環境與措施,建置典藏庫,並定期針對作品狀況提供保存維護及修復措施。

典藏庫房環境溫溼度與光照控制依據國美館藏品屬性材質,並參考國際組織IIC(國際文物保存科學會)、ICOM(國際博物館學會)、ICCROM(國際保存修復中心)等有關保存環境溫濕度、光照控制之研究,針對不同文物材質所需的保存溫度、相對濕度與對光的敏感度等進行整體規劃設計,包含空調與照明工程。

藝術作品經過典藏審議會審查通過,確定入藏國美館後,給予永久登錄號並建立藏品登錄基本資料,藝術作品便成為國美館藏品及珍貴動產,先暫存於庫房臨時儲位,由藏品維護人員進行清潔、狀況檢視、定位上架保存等程序。除了保管或展出借用藏品之外,藏品的保存維護工作是美術館的重要功能之一,擔負著將藏品物質生命延續至未來世代的使命。

藏品的修復作業,依藏品材質和製作方式不同,例如油畫類、東方繪畫媒材類、紙質媒材類等,所需修復方法也不同,各類專業修復人員的學習養成與執行的技術也完全不同;但通常有一個基本的修復方式與程序,必須深入了解個別藏品的創作背景、材質與保存狀況,再透過紅外線、紫外線、X光與成分分析等科學儀器檢測的微觀透視世界,才能針對藏品擬定個別的修復計畫,而修復師必須將所學的修復技術與經驗融會貫通,才能夠運用在藏品的不同狀況,對藏品在文化脈絡意義與專業知識涵養結合,以及不違背修復原則與倫理執行修復作業。此外藝術品典藏也不斷面對時間與新媒材的考驗,面對新的藝術形式,保存維護課題也由傳統媒材延伸至以數位科技為創作之藝術品;研究建立新媒體藝術的保存維護方式與管理機制,使其可以通過時間考驗,在未來再展示時能相對完整的呈現與藝術作品創作時代相同的文化歷程。

藏品修復處理計畫與流程
藏品修復處理計畫與流程:首先區分為油畫類、東方繪畫媒材或西洋紙質類,再進行檢視作品狀況愈檢測分析調查分析,之後再進行修復前作品狀況拍照攝影紀錄及作品歷史背景調查,後續再進行非破壞性儀器檢測作品材料調查分析、擬定修復建議內容,再進行修復工作,修復完成後要進行攝影與過程記錄,最後製作修復成果報告書。
典藏保存用材料

保存維護所使用的裝裱、保護盒、緩衝物與防震裝置等材料,須為穩定性高,避免含有機揮發物、氯化物、硫化物、木質素、塑化劑等會造成藏品劣化的不良材質。保存維護材料之「無酸材料」可分為「中性」(un-buffered或non-buffered)以及含有鹼性緩衝物之「微鹼性」(buffered)2種;含有鹼性緩衝物的無酸卡紙板可中和紙質藏品中所含的酸性物質或空氣中的酸性氣體,達到保護藏品的功能,但對鹼性環境敏感的蛋白質類材質的藏品,宜避免直接接觸使用,如羊毛蠶絲織品、明膠銀鹽類照片、含有普魯士藍顏料的藏品。

紙質類典藏保存材料
無隔酸紙(無酸紙):用來隔開或包裝文物,如紙質文物疊放收藏時,可用來隔開每一張文物,避免文物材質之間影響及其他材料接觸。
無酸隔頁紙(無酸紙):比無酸紙厚,與名片厚度相似的紙材,主要用來製作檔案夾,把紙質文物放置檔案夾內,做支撐保護,或製作簡易的四折翼保護盒。
無酸卡紙板:用來製作夾裱或書本保護盒的材料。
無酸瓦楞紙板:用來製作保護盒,也可用來作框裱中的襯板。E型瓦楞紙厚度較薄,但其瓦楞板較薄,但其瓦楞結構較密實。
蜂巢狀紙板:六角形蜂窩的結構強固,兩張卡紙中間以蜂巢結構取代瓦楞結構,形成結構強固且輕盈的紙板。可用來作夾裱的襯板;由於中間不是瓦楞結構,所以不容易凹摺,不像瓦楞紙板可以用簡單的工具來製作紙盒。
塑膠類典藏保存材料
聚乙烯(簡稱PE):用來保護與包裝文物,防止文物碰撞衝擊。
聚丙烯(簡稱PP):文物保護套,保存照片、幻燈片等攝影類文物,目前也有瓦楞紙的形式,可用來製作保護盒。
聚酯類-聚酯透明片(簡稱PET):用來製作L型塑膠保存文物。
聚酯棉花墊:表面光滑可用來保護或製作襯墊的封面。
聚酯棉花氈:用來作襯墊的填充物,襯墊放在盒子或抽屜中做為緩衝墊,獲織品支撐保護墊,保護精細,易碎的物品。

聚氯乙烯(簡稱PVC)含氯、塑化劑等,老化後會產生氯化物有害物質,傷害文物,不建議使用。

相關網站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資料更新日期:2024年9月12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授權清單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