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
凱蒂 Katty
油畫 Oil Painting
夏陽 Hsia Yang 1932
182.5 x 241.5 cm
登錄號 08400120
夏陽(1932-)學習繪畫的過程如同探索人生般精彩,自1950年開始向李仲生(1912-1984)學習繪畫,畫風從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逐漸轉變成抽象表現(Abstract expressionism),遊歷歐洲五年後從巴黎轉往紐約,受到照相寫實主義(Photorealism)影響,創作有了新的突破,從抽象跨至寫實,而1990年代的他回歸民間藝術與現代藝術的探索,以西方媒材演繹了東方文人情懷傳統的氣韻。
此幅《凱蒂》的創作時期,正值夏陽身處美國的期間。他以極精細的筆調,鉅細彌遺地表現出現代生活中的日常景色,畫面中猶如照相機抓住人物動態的一瞬,在商店街角、於馬路之間,夏氏讓熙來攘往的匆匆人群以模糊的樣態顯現,行人飄倏地穿過極端寫實的紐約市街裡,平靜冷色的背景對比模糊不清的形象,這樣的「飄飄人」依然延續著毛毛人的精神。
一生漂泊的夏陽,回到熟悉的故鄉,自然地重回傳統民間形象、山水間裡找尋他創作的核心本質,以融合現代技法表達傳統精髓的方式取代「中體西用」的改良,強調將民族精神寄寓其中,不將世界二元分成東/西、新/舊、主流/邊緣,而是專注在人類精神、生活的共通性,在旅行交流間思考文化根基,在他的繪畫裡從布局、用筆、設色裡散發專屬夏氏風格。
出處:徐翌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凱蒂
類別
油畫
媒材
油彩、畫布
創作年代
1972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182.5 x 241.5 cm
登錄號
08400120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生年
1932
生於湖南湘鄉的夏陽(1932-),原名夏祖湘。1951年隨李仲生(1912-1984)學習繪畫技法與現 代藝術觀念,體認到身為一名藝術家的職責與追求繪畫本質的堅持,爾後便與吳昊(1932-)、蕭 勤(1935-)、李元佳(1929-1994)等人成立「東方畫會」,並與其他成員以「八大響馬」之姿 嶄露於畫壇。正如其名「夏陽」,他炙熱地點燃臺灣現代美術運動,並為了追尋更多的藝術面貌 而遠赴歐洲。在移動遷徙的過程裡,其創作隨之變動,思考東西方的觀念與創作特質,從早期新 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1960年代的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至1970年代轉成紐約照相寫 實主義(Photorealism)而為主要代表畫家之一。他於1990年代回歸中國傳統繪畫、民間藝術,嘗 試以西方媒材演繹東方文人情懷傳統的氣韻,延續並拓展「毛毛人」系列,使作品更具歷史性、 故事性。 夏陽的作品多數取材於民間宗教、神話、寓言故事及傳奇人物,法國居住的四年裡,於身處異 鄉、工作及生活都十分艱辛的情況下,仍保持對創作的滿腔熱情,發展出著名的「毛毛人」畫 作。毛毛人沒有具象的面容,人的輪廓浮顯於飄忽不定、多色混雜的線團裡,交錯的筆觸混雜出 抽象形體,動態地牽引出身體姿態,加上即興的筆墨飛白,成為夏陽獨特的風格表現。 經過一生漂泊的夏陽,回到熟悉的故鄉,重回傳統民間形象、山水間找尋他創作的核心本質。惦 記著老師李仲生所說創作之「純粹性」,與對藝術忠誠的人生態度,他的作品融合現代技法,以 表達傳統精髓的方式取代「中體西用」的改良,強調將民族精神寄寓其中。他不將世界二元分成 東/西、新/舊、主流/邊緣,而是專注在人類精神、生活的共通性,在旅行交流間思考文化根 基,在他的繪畫裡從布局、用筆、設色裡散發夏氏的專屬風格。 出處:徐翌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徐翌婷,「108年度李仲生及五月東方畫會史料研究暨描述資料撰研計畫」,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資料更新日期:2024年11月22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授權清單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