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
國美典藏精選專題|三、材質與物體

撰文 / 吳欣怡、陳嬿晴、黃歆、鄭婷,監修/蔣伯欣

材質與物體(靜物及其相關詞彙) 

本項範疇將從雕塑與靜物畫出發,對「物」的觀念、「物性」的本質、樣態與批判入手,本子題涵蓋下列關鍵詞:物體(object)、物質(material)、事物(thing)[1]、媒材、材質、媒體、技術等。自黃土水、黃清埕、蒲添生、陳夏雨等戰前幾位受過完整雕塑教育的藝術家以來,多使用石膏、木雕、石雕、青銅等雕塑材質,也各有所擅長,但皆屬於個人在特定領域的表現,並未在師承教育上直接影響後人。 

現已被指定為國寶的〈水牛群像〉(1930),為黃土水生前最後遺作。他以自然寫生的觀念入手,採用水牛代表臺灣的象徵性語彙,成群的水牛、牧童與熱帶的芭蕉,共構了臺灣鄉村風景,並以淺浮雕與高浮雕的語彙,將二度空間的層次感,拉出三度空間的遠近關係。 

 

undefined

黃土水,〈水牛群像〉,1930,雕塑,220.0x520.0cm 

陳夏雨〈裸女之一〉(1944)可見典雅寫實之風,呈對立式平衡(Contrapposto)的站姿,帶有古希臘雕塑的柔美與均衡意象。陳氏將造型作更精簡的提煉,並注重「神韻」與本質的傳達。面與面的連接構成了身體的韻律性,暗示了各部位的遠近關係,進而衍生出整件作品的「筆觸」,為陳氏畢生所強調的「勢面」(臺語,意指個局部相互配合,以建構出整體),以物的觀照為基礎,進而將各局部牽引合一,雖無誇張的肢體語言,卻可呈現畫家所謂的動勢與張力。 

 

undefined

 陳夏雨,〈裸女之一〉,1944,雕塑,56.0 x 15.0 x 14.0 cm 

黃清呈〈裸女〉(年代不詳)一作呈簡潔的彎曲弧形,面的構成也純粹簡約,以塊狀的量感呈現,使軀體近乎自然有機的流線造型,形塑了介於寫實與印象風格間的特質。1938年黃清呈加入洪瑞麟(1912-1996)、陳德旺(1910-1984)與張萬傳(1909-2003)等人共組的「MOUVE美術集團」[2],成立宣言強調,成員以研究現代主義與純粹繪畫為主要訴求,尋求某種在野的位置。 

 

undefined

 黃清呈,〈裸女〉,待考,雕塑,12.0 x 9.1 x 21.0 cm 

「純粹繪畫論」來自於東京的評論家外山卯三郎(1903-1980),他強調繪畫的「繪畫性」,去除畫面的敘事性、宗教性,以畫面的需求來創作,透過外山參與的組織、評論活動,「純粹繪畫論」在東京藝壇具有相當的影響。本省籍畫家莊世和在留學東京時受外山指導而深受影響。1942年,莊世和開始了「物質研究」的實驗。他從木質物品的寫生入手,研究紙的「拼貼畫」(Collage,日後他譯為「柯拉琪」),繼而實驗了紙板、線繩或球體的拼貼,這段期間的作品,以靜物為主,符合立體主義研究的主要範疇,也有包浩斯(Bauhaus)教育的成分。這段實踐過程,由於在戰爭期間,戰後又因政權轉換,少為人知(本館尚未收藏其早期作品),日後鼓勵了劉生容〈壽〉(1967)運用「燒金」進行物體拼貼,由內觀的視角、兼具宗教性與地方性意義,此作的物體拼貼推進了彼時臺灣藝壇在複合藝術上的多元表現,同時展開對繪畫的觀念性反思。 

 

undefined

 劉生容,〈壽〉,1967,油畫,160.0 x 128.5 cm 

「純粹繪畫論」也是留學東京的李仲生經常引用的概念,作為他日後評論與教學所主張的「現代繪畫論」,但由於李仲生在東京接收到的影響,主要在於純粹繪畫論的範圍,因此,他的超現實主義觀,使他的創作並未跨出物體的層面。日後,受教於李仲生的東方畫會成員如李錫奇、朱為白,則是從其他管道、如龐圖(Punto Movement)來台展出的原作獲得啟發,展開了物體的實驗。李錫奇在1964年以結合身體性的「獨幅版畫」,赴日參加第四屆「東京國際版畫雙年展」,本館收藏的〈本位之二〉(1966)則是運用現成物—牌九,環繞在上彩木製浮雕四周,民俗性、生活性的賭具被轉化為藝術,模糊了高低藝術間的界線。在抽象藝術的思維下,李氏以物體作為觀念的載體,對繪畫性與平面性進行反思,開啟非繪畫、非雕塑的當代性想像。 

 

undefined

 李錫奇,〈本位之二〉,1966,複合媒材,54 x 54 x 4.5 cm 

對於現代主義藝術,也有針對透視法展開的反思實踐。張照堂〈「在與不在」系列—板橋1962〉(1962)巧妙地以遠距投影方式,呈現出一河兩岸的構圖,極富觀念性,也質疑了傳統繪畫的透視點。

 

undefined

 張照堂,〈「在與不在」系列-板橋1962〉,1962,攝影,47.0 x 46.0 cm 

韓湘寧在1967年移居紐約後使用噴槍,以壓克力顏料將城市地景噴繪於畫中,〈紐約風景〉(1971)透過類似點描派的分光技法,成排的高樓都會景致上佈滿大量清淺的密點,實物色彩被密點稀釋得極為淺淡,呈現類似照片在沖洗過程中逐漸顯影、仍未清晰的成像過程。除了工具,視覺性與視覺機制皆為藝術家此時欲挑戰的對象。 

 

undefined

 韓湘寧,〈紐約風景〉,1971,版畫,52.8 x 84.0 cm 

海外的另一位重要臺灣藝術家,是在英國直接就讀於建築學院、後任教於美術工藝系的林壽宇,他從包浩斯、乃至於英國的抽象構成主義藝術出發,獲得國際聲譽後,將新的觀念帶回臺灣。本館收藏的〈第一個夏天1969年〉(1969),屬於林壽宇作品自1960年代開始展開,對於幾何與白色的各式描繪與操演,其結構精煉嚴謹,由白色背景、白色矩形水平排列的色塊,以及中央的黑色線條組成。原本無色彩的白,在經過不同層次的堆疊,以及顏料特性的精確掌握下,形成厚薄不一的凹凸表面;又在濃淡、輕重、透明與半透明的操作之間,使白色呈現極為細膩的色調變化,並構成獨特的空間感。 

 

undefined

 林壽宇,〈第一個夏天1969年〉,1969,油畫,112.0x 101.5 cm 

林壽宇所開展出的材質風潮,進而直接影響或帶動了莊普、陳世明、葉竹盛、賴純純、陳正勳等多位藝術家的後續創作。莊普〈遨遊四方〉(1985)一作中,藝術家先用鉛筆在畫布上畫滿一平方公分的排列方格,接著以印章代替畫筆,反覆而工整地為每個方格蓋上白色顏料,創作過程即在方格陣中機械式不停壓印。在大量印格排列下,形成特殊的畫面紋理,透過無盡往復的蓋印動作中,得以自現實逃逸,遨遊於創作時空。 

 

undefined

 莊普,〈遨遊四方〉,1985,油畫,129.5 x 189.5 cm 

與莊普一起留學西班牙的葉竹盛,則是受達比埃(Antoni Tàpies, 1923-2012)與不定型藝術(Art Informel)的啟發,轉向材質與肌理的表現。早期以筆觸、塗抹結合泥土、沙子、黏貼破布、廢棄物,轉為厚塗、物質的層次表現。葉氏從個人心象的抽象表現出發,藉由探索物質的質感、觸感,引入對自然宇宙的哲思與內省,企圖超越形式邏輯,還原物質的本質。

 

undefined

 葉竹盛,〈預言.未來〉,1984,複合媒材,152.0x 121.0 cm 

同為留西的陳世明,於〈85-02〉的畫布上黏貼宣紙、木板、竹枝與膠帶等物件,又將壓克力顏料、水墨、炭筆等,簡潔地塗繪於畫面,呈現了各自差異的筆觸。藉由融合多種物件、材質與顏料質地,呈現豐富的肌理,並在理性佈置與精準分配下,使各元素被統調於淡雅靜謐的畫面中,以抽象的視覺語彙與跨媒材的融合,在低限與簡約的造形之中,創造充滿哲思的作品空間。 

 

undefined

 陳世明,〈85-02〉,1985,複合媒材,110.0x 110.0 cm 

賴純純〈所有的可能性包括在可能裡〉(1985)在保麗龍上搭配紅、黃、綠、黑等色彩,自由組合為三度空間的極限雕塑集合。每個色面在展場中或坐或立,簡潔的造型使之充滿著開放性與變化性,因應不同的展覽空間,變化為各異的組成樣態,並讓變化成為作品的無限延續,營造與觀者之間的有機互動。

 

undefined

 賴純純,〈所有的可能性包括在可能裡〉,1985,裝置藝術,360x270x21cm(由一角以72度之不同等份斜線切割成八塊) 

同樣以空間場域作品為主的王德瑜,〈NO.88〉以軟性布料製成兩座大型白色透明氣囊製作,觀者能進入作品內部,在空無一物、僅有輕盈的白色量體所膨脹的空間中,體驗有別於日常步行、宛若漂浮的行進狀態,她以極簡的媒材與形式,探索並創造空間的存在,回歸最原初的感官體驗。這兩位女性藝術家對材質與空間皆進行了多重的演繹。 

 

undefined

 王德瑜,〈NO.88〉,2016,裝置藝術,660x660x570cm、820x820x680cm 

在早期的錄影藝術方面,盧明德為將複合媒材創作觀念引入臺灣的先驅之一。〈榛名之約III〉(1989)以平面繪畫繪製一個牆角,並將電視螢幕嵌入畫布中央,裡頭播放著牆角的影像。在結合繪畫、平滑的螢幕影像、顆粒的複印影像與手繪圖像之下,透過上述元素的佈置安排,整合不同媒材與媒體間各自相異的觀看呈現。

 

undefined

 盧明德,〈榛名之約III〉,1989,複合媒材,122 x122 cm 

另一位也是1980年代投入影像實驗的高重黎,善於透過自製影像機械裝置、實驗電影、攝影與動畫,還原觀看與影像的構成本質,並將影像視為理性批判的意識體。〈光化學機械式活動影像裝置:人間宣言〉(2005)使用動畫作為探討材料,在其「以靜製動」的生產中,與播放載體—自製的光學機械裝置共構,辯證影像與影像生產本質。

 

undefined

 高重黎,〈人間宣言〉,2005,新媒體藝術,1分10秒 

與高重黎同屬「息壤」團體的陳界仁,其〈恍惚相〉是《魂魄暴亂》的系列作品之一,試圖探討中國到臺灣的現代化歷史發展中,刑罰與暴力如何自外顯形式轉變為隱匿形式,象徵著那些在體制下被掩蓋、肢解的無名歷史個體,只能別無選擇地,在同樣殘缺的政權中,盲目地顛簸前進。呈現了個體在失語歷史下的恍惚自我與群像。 

 

undefined

 陳界仁,〈恍惚相〉,1998,複合媒材,298.5 x 399.5 cm 

本單元從立體作品出發,自最早的雕塑如何由具象逐漸變形,乃至於採用拼貼、實物引入作品,戰後藝術家逐漸反思透視法、雕塑與繪畫的分界,投入材質與空間的實驗,探討非物質性或反物質性的觀念解放。解嚴前後,也展開了複合性的藝術實踐,將媒材轉化為媒體,此後,打開了媒材實驗的可能性,也帶動了新媒體等類型的藝術走向。 

 

[1]關於「事物」(thing)的說明:1950年代初期,藝術界在現實主義及戰後復興的物質氛圍下,興起了檢討「抽象與具象」二分的思潮。從「非具象」的範疇中,脫離了對事物的描繪與敘事性,力圖從「物」的角度開展現代藝術的新傾向。詳細說明請參考,蔣伯欣,〈臺灣當代藝術有歷史嗎?以日韓為參照〉,《藝術觀點ACT》第60期(2014年1月),頁39-46。 
[2]即「ムーヴ美術集團」(Mouve Artists’ Society,簡稱M.A.S. ),亦作「MOUVE美術協會」、「行動美術團體」、「行動畫會」。

---------- 

國美典藏精選專題|一、風土與視線

國美典藏精選專題|二、主體與認同

國美典藏精選專題|四、行為與動勢

國美典藏精選專題|研究計畫

 

相關藏品
水牛群像
雕塑 1930年
黃土水
第一個夏天1969年
油畫 1969年
林壽宇
曉汲清江
攝影 1931年
郎靜山
雕塑 1994年
李再鈐
裸女之一
雕塑 1944年
陳夏雨
油畫 1967年
劉生容
遨遊四方
油畫 1985年
莊普
紐約風景
版畫 1971年
韓湘寧
恍惚相
複合媒材 1998年
陳界仁
85-02
複合媒材 1985年
陳世明
預言.未來
複合媒材 1984年
葉竹盛
裸女
雕塑
黃清呈
枕頭七號+家
複合媒材 1997年
林明弘
香蕉系列之七
油畫 1975年
卓有瑞
陳老太太像
雕塑 1944年
蒲添生
「在與不在」系列-板橋1962
攝影 1962年
張照堂
順其自然
複合媒材 1994年
朱為白
朝聖
版畫 1976年
廖修平
所有的可能性包括在可能裡
裝置藝術 1985年
賴純純
人間宣言
新媒體藝術 2005年
高重黎
榛名之約III
複合媒材 1989年
盧明德
NO.88
裝置藝術 2016年
王德瑜
2015-13
陶藝 2015年
徐永旭
族譜肖像(叔叔I/叔叔II/姑姑)
複合媒材 2001年
陳順築
本位之二
複合媒材 1966年
李錫奇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資料更新日期:2024年4月23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授權清單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