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吳欣怡、陳嬿晴、黃歆、鄭婷,監修/蔣伯欣
主體與認同(人物及其相關詞彙)
從人物/風俗畫出發,以常民視角檢視相關面向,本子題涵蓋下列關鍵詞:肖像、身體、存在、身份、認同、主體、記憶、族群、性別、階級、民俗、常民、祭儀、原民性、鄉土、離散、跨境、域外等。
本館典藏中,最早出現的臺灣人形象,可溯及1793年由姚仁瀚等人繪製的《平定臺灣戰圖》共12幅系列銅版組畫。他館典藏中,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清代林朝英〈自畫像〉、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傳)鄭成功肖像〉,皆為早期重要的肖像畫,此外,湯姆遜(John Thompson)來台時曾拍攝平埔族人(高美館典藏),民間亦多有祖先畫等傳承。1920年代,臺灣文化協會提出「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的概念之後,方有出身臺灣的藝術家開始自覺,刻畫自己的形象,這也是建立主體意識之始。
姚文瀚等,〈平定臺灣戰圖(一)諸羅解圍〉,1793,版畫,50.3 x 87.0 cm
從美術教育的角度來看,留學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的畢業生,皆有留校收藏的自畫像作品,可知自畫像是建立畫家自我認同的第一步。首位臺灣西畫家劉錦堂(王悅之)便曾創作多幅極具特異性的人物畫,本館亦有典藏〈香圓〉(1929)一作。
劉錦堂,〈香圓〉,1929,油畫,91.0 x 67.5 cm
首位雕塑家黃土水則是先以〈蕃童〉(1920)入選帝國美術展覽會(以下簡稱「帝展」),隔年,再以傑作〈甘露水〉(1921)繼續入選帝展,此作刻畫一自蚌殼中,昂首上升的少女,恰與同年同月成立的臺灣文化協會相同,標誌著臺灣文化向上的文藝復興理想。
本館典藏中,臺府展審查員鹽月桃甫以描繪原住民著稱,〈霧社〉創作於1930年「霧社事件」之後,為控訴當時事件的慘狀與理番政策的失當。一片灰黑與朱紅相間的背景中,鹽月以線描勾勒賽德克族男子的輪廓,其眼神堅毅,端坐於椅上,以奔放平塗之筆描繪橫紋方巾,位於右方的藩旗則以厚塗的白色色線表現之,乾擦之筆使本作更具遒勁之風。
鹽月桃甫,〈霧社〉,1934,油畫,33.0 x 24.0 cm
擅長描繪閨秀情懷的人物畫,陳進〈喜事臨門〉(1970)身著旗袍的女子端莊優雅,披肩長髮與耳墜,皆帶有濃厚的現代風格,身後的大紅桌巾,在暗色且方正厚實的神龕突現下分外突出,在婦女傳統賢淑可人的形象中賦予現代元素,也同時強調了喜慶的畫面氛圍。
陳進,〈喜事臨門〉,1970,膠彩畫,51.0 x 44.7 cm
陳敬輝為正統日本畫教育背景出身,人物畫以聚焦於日常生活、民生工作與戰時勞動為主要題材,戰後他面對時局的轉變,將題材擴及至風景花鳥的水墨畫,以及描繪親友的肖像膠彩畫。戰後所作的〈慶日〉(1959)雜揉了中國的線筆與日本的寫生筆法,生動呈現女子席地而坐的優美身軀,對於神韻的描繪也頗具靈動清麗之風。
陳敬輝,〈慶日〉,1959,膠彩畫,75.0 x 90.0 cm
林之助的〈朝涼〉(已被指定為「重要古物」)曾入選於1940年的「紀元2600年奉祝美術展覽會」,此時他與其妻王彩珠甫訂婚,便將其相思之情寄託於此。妻子被描繪於晨霧靄靄、陽光漸透的庭院中,畫家則擬物化為一對白羊,以仰視之姿與妻對望,傳遞了分隔兩地的思戀之情。
林之助,〈朝涼〉,1940,膠彩畫,245.3 x 184.5 cm
薛萬棟的〈遊戲〉曾榮獲1938年第一屆府展的「總督獎」,也是引起眾家評論的成名之作,對其藝術內涵、畫面構成、色彩運用均有甚高的評價,花木繁盛與原野意象也蘊藏著臺灣特有的地方風格。
薛萬棟,〈遊戲〉,1938,膠彩畫,169.0 x 173.5 cm
〈持扇婦人像〉創作於楊三郎自法返臺後的隔年,曾入選第十三屆日本「春陽展」。妻子所穿著的服飾,為日殖晚期所盛行的「長衫」,是當時婦女投入新興職業所著的服飾,更是當時都會女子的時尚表徵,其布料上的花紋也不再局限於中式風情,而是帶有西方或日本風味的圖騰,楊氏將時代性的映象納入於筆下,可一窺其戰前至戰後的過渡性風格。
楊三郎,〈持扇婦人像〉,1934,油畫,131 x 81 cm
〈郊遊〉為李梅樹最早的大幅群像畫作之一,人物以巨大的比例佔據於畫面中,婦女與周圍的小孩皆穿著西式服裝,神情嚴肅,場景空曠、一覽無遺,唯有零星人物點景,使全幅壟罩著戲劇般的氛圍。他將人物神情、姿態與服飾轉譯為臺灣較熟悉的日常情景,在戰後初期的緊張氣氛中,隱含著情緒的躁動與焦慮。
李梅樹,〈郊遊〉,1948,油畫,162 x 130 cm
洪瑞麟〈等待〉(1960)是畫家個人長期深入礦坑速寫之作,以黑色線條勾勒礦工辛勤的軀體,其乾筆觸皴擦、恣意塗抹之痕跡,表現了地底陰暗、潮濕的空氣氛圍,幽暗擁擠,此作描繪礦工們等待出坑的情景;洪氏往往將其筆下的人物刻畫為艱苦/神聖的雙重意涵之展現。
洪瑞麟,〈等待〉,1956,水彩畫,38.0 x 53.0 cm
在人物表現的脈絡下,深受「新興寫真」運動影響的攝影家鄧南光〈戰前戰後系列—盲女彈琴〉(1955)具有特別的地位。除了攝影主角盲女之外,幾乎所有人物均直視鏡頭,並隨著意識相機與攝影家所在,而在拍攝瞬間產生各異的情緒反映,使得作品呈現特殊的觀看動態,周遭人物與鏡頭的多重視線交錯之中,展現鄧南光,透過攝影家對於環境與人物敏銳而直觀的嗅察,以即興、自由速寫的拍攝方式,記錄下1950年代臺灣的庶民生活即景。
鄧南光,〈戰前戰後系列-盲女彈琴(瑞芳九份)〉,1955,攝影,50.0 x 60.0 cm
同樣受到新興寫真影響的張才,戰後攝於三峽祖師廟殺豬公大拜拜中的系列作品亦頗具特色。〈三峽系列—1〉(1950)構圖以身著西帽與西服的男子半身肖像為主,背景則為三峽的拱門老街與熙來人往的行人;沿著男子皺眉注視鏡頭的困惑視線,使拍攝者與被攝者在攝影的瞬間,表現攝影家在常民文化中的近身參與。
張才,〈三峽系列-1〉,1950,攝影,60.0 x 50.0 cm
戰後初期,與鄧南光、張才齊名而被列為三劍客之一的李鳴鵰,以〈牧羊童〉(1947)最為人知。此作攝於新店溪畔,三位男孩是在得知「被攝影」的情境下所呈現的樣態,實為介於紀實攝影與沙龍攝影之間的風格。穩定有力的構圖、黑白的錯落有致,皆顯現李氏在戰後初期的混亂社會記錄了常民的淳樸風情。
李鳴鵰,〈牧羊童〉,1947,攝影,43.8 x 51.0 cm
1970年代,首度引進「報導攝影」概念的王信,在〈蘭嶼·再見系列-1〉(1974)中,展現攝影家的關懷精神與批判眼光。同時期崛起的攝影家阮義忠,則有《人與土地》系列作品最廣為人知。
王信,〈蘭嶼.再見系列-1〉,1974,攝影,66.0 x 46.0 cm
〈人與土地:旭海〉(1980)拍攝於臺灣南端的小村子旭海,一群村民正進行著翻觔斗比賽,攝影家冒險搶拍下這難得的一刻。透過影像元素的熟稔佈置,藉各元素間的關係構成,使瞬間捕捉的紀實攝影,形成意在影像外的廣泛隱喻,傳達對於土地與人們深切的悲憫之情。
阮義忠,〈人與土地-旭海〉,1980,攝影,40.7 x 51.0 cm
政治解嚴,解放了臺灣畫家的人物表現。楊茂林《遊戲行為·爭鬥篇》四連作(1987)中,表現了解嚴前夕,各項意識型態馳騁與對立的年代氛圍。作品以分格漫畫手法,將互毆事件賦予連續動態,呈現賁張的暴力爭鬥場面;人物皆擁有著團團飽滿的肌肉線條,表現一來一往、相互毆擊的強度瞬間。此作反映正值社會轉型的臺灣,在族群、政治與文化認同上劇烈的衝突與亟欲翻轉的能量。
楊茂林,《遊戲行為·爭鬥篇》(四連作),1987,油畫,167.0 x 162.0cm
此外,〈關於蔣介石的統治〉(1990)尺幅巨大,是吳天章早期代表作《四個時代》系列之一。他以兩岸的領導人為系列題材,蔣介石如帝王端坐,構圖沈穩而用色肅殺,其黑色上衣上,以精簡工整的構圖,記述著其生平統治時,閱兵行列式、屠殺與追捕,以及群眾的無頭身體,直指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受難圖像成為政治獨裁者身上的服飾圖樣,是不可抹滅的歷史記憶與痕跡。
吳天章,〈關於蔣介石的統治〉,1990,油畫,305.2 × 315cm
梅丁衍〈三民主義統一中國〉(1991)裡,將中國與臺灣重要的政治領導人物——孫中山與毛澤東攝影肖像合成於影像之中。「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為臺灣耳熟能詳的政治宣傳口號,然而此作的「統一」,非直指政權與領土上的征服,而是透過兩人肖像的結合,創造了特殊的新聖像,指涉彼此之中互為表裡、難以區辨、殊途同歸的曖昧關係。
梅丁衍,〈三民主義統一中國〉,1991,複合媒材,138.5 x 105.5 cm
解嚴後的常民文化,也提供藝術家批判的題材與能量。黃進河〈接引西方〉(1991)投注臺灣喜喪儀式、宗教彩繪等民俗文化元素,油畫作品中以漸層平塗技法,搭配對比強烈的豔色使用,使作品充滿金光十色的美學效果,在絢麗賁張的視覺下,流露著死亡與蒼涼氣息。在此的「西方」,亦有著指涉西方國家的雙關意涵,在種種誇張視覺元素的擁擠佈置下,表達對於崇洋媚外、追求西方夢土的強烈諷刺與批判。
黃進河,〈接引到西方〉,1991,油畫,165.0 x 210.0 cm
侯俊明〈極樂圖懺〉(1992)諧仿中國古籍與佛教的「懺文」形式,透過乖張的圖文設計,將其轉化為一個揭露慾望、攤布渴求的「極樂」空間。以傳統版畫形式,透過簡明粗黑的線條與框格,模仿典雅的古籍經典版式,卻有著看似淡漠的警世口吻、實則離經叛道的釋文,詮釋版畫中的異色圖像,直指慾望本身。
侯俊明,〈極樂圖懺〉,1992,複合媒材,102.0 x 58.0 cm x 8件
吳瑪悧〈新莊女人的故事〉(1997)則以口述為方法,紀錄了長年於新莊紡織廠工作的女性勞動者,作品結合錄像與裝置,中央牆面的錄像,放映著訪談內容,並搭配不斷工作、移動的針車縫衣影像,與單調重複的機器聲響,呈現低迴傷感的作品氛圍,凸顯大敘事歷史中被隱沒的女性個體。
吳瑪悧,〈新莊女人的故事〉,1997,複合媒材,尺寸依空間而定
綜上所述,臺灣藝術家經歷長期殖民,由身份追尋,逐漸產生自覺,隨著臺灣的民主化與解嚴,主體性與身份認同愈加確立,性別、族群、階級運動,使得主體的探討更為擴延。
----------
國美典藏精選專題|一、風土與視線
國美典藏精選專題|三、材質與物體
國美典藏精選專題|四、行為與動勢
國美典藏精選專題|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