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
國美典藏精選專題|一、風土與視線

撰文 / 吳欣怡、陳嬿晴、黃歆、鄭婷,監修/蔣伯欣

風土與視線(風景及其相關詞彙) 

風景畫在西方的脈絡下,並非最高層級的繪畫種類,然而在臺灣,卻有著完全不同的重要性。相較於具有悠久傳統、著重於「時間」軸線的歷史畫,風景畫的「空間」探索,是作為藝術後進國的臺灣,較早著力甚深的部分。從風景畫出發,由空間及地方的特性作為起點,本子題將涵蓋下列關鍵詞:地方、風土、自然、場所、空間、環境、場域、生態等。

 

undefined

 黃土水,〈水牛群像〉,1930,雕塑,220.0x520.0cm 

黃土水及其〈水牛群像〉代表著日治時期「臺灣新美術」階段中,臺灣藝術家如何藉由風土的觀察以產生自覺。他在著名的〈出生在臺灣〉一文中,一方面歌頌了臺灣的自然之美,另一方面也沈痛地批判了傳統藝術之不足。在此,風景並非單獨的審美對象存在,而是作為觀者開展主體意識的精神構造。對於早期臺灣藝術家而言,風景的發現,首先是風土的交涉所構成的風景自體,而非一地一景的個別存在。 

相對而言,對於此時此景的描繪,也是此時期藝術家的「寫生」觀念。如同明治時期日本近代文學的出現,是朝向言文一致的發展,寫生則是將所見(視覺)與所繪(觸覺)統合在近代國民國家[1](nation-state)下的裝置。作爲帝國測繪官與翻譯者的石川欽一郎,兩度來台時,將寫生的觀念帶進殖民地。藉由寫生,他敏銳地發覺內地與殖民地風景的差異,並帶領學生組成畫會,發掘各地的場所精神;本館典藏中,石川欽一郎的作品〈從圓山神社眺望台北〉即為從殖民者的神聖領域,觀看殖民地的視線[2]。此種視線,也延伸至其門生藍蔭鼎〈農家秋日〉(1951),形塑本地畫家的風土感知。 

 

undefined

石川欽一郎的作品,〈從圓山神社眺望台北〉,1930,水彩畫,25.8x35.3cm 

 

undefined

藍蔭鼎,〈農家秋日〉,1951,水彩畫,101.7x69.1cm 

 

另一個與風景相關的概念是「地方色彩」。「地方色」(local color)是日本殖民時期主導性的論述,由1927年開辦的臺灣美術展覽會(以下簡稱「臺展」)及其後的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以下簡稱「府展」),以其審查員及相關展覽評論所發展出的論述,可見於臺展審查員及日人畫家作品,如本館典藏村上英夫的〈基隆燃放水燈圖〉(1927),即以獲得「特選」作為臺展之範例。在其他殖民地的官設展覽會,也產生如朝鮮的「鄉土色」[3]等相關概念。從殖民時期的臺灣,乃至於日本近代美術的發展來看,其發展史也是主流的「官展」體制與非主流的「在野」團體之間,由批判與挑戰所共同構築而成的歷史。然而參展藝術家寫生之臺灣圖像的表現,呈現出某種二律背反[4]的現象:一方面表述臺灣的景物,傳達出對本鄉本土的關注,另一方面,由於大部分重要作品都是官展評選而來,由殖民者施行對被殖民者的支配,故而也反映出臺灣圖像隱含著「對立的統一」之現象。 

 

undefined

村上英夫的,〈基隆燃放水燈圖〉,1927,膠彩畫,198.5x160.5cm 

 

林玉山、陳進、郭雪湖三人,即為上述官展的發展脈絡下,最具代表性的案例。第一回臺展入選的是三位臺灣少年,反而民間名聲顯赫的傳統畫家落選。寫生使新美術展開新的面貌。本館典藏中,林玉山被文化部指定為「國寶」的〈蓮池〉(1931)即為代表,畫家為了描繪此一題材,特地在清晨前往池畔等待初露,觀察水池與大氣的變化,實為「寫生」的具體落實。

 

undefined

林玉山,〈蓮池〉,1930,膠彩畫,146.4x215.2cm 

 

郭雪湖〈寂境〉(1933)一作,將京都南禪寺的幽玄夜景再現於紙上,凹凸有致的細密肌理與寫意墨色相互浸染點染,其筆觸更重視「面」的皴擦表現,無論在個人或東洋畫部的發展脈絡中,皆極具特色,可見畫家對繪畫性的材質實驗。

 

undefined

郭雪湖,〈寂境〉,1933,水墨,151.5x234.5cm 

而東洋畫部審查員木下靜涯的〈淡水港的驟雨〉,則是以南畫[5]融合寫生,採一河兩岸的構圖,以蘊染沖刷的技法,將倏忽大雨及其光線灑下的片刻凝縮在畫面上。 

 

undefined

木下靜涯,〈淡水港的驟雨〉,1930,膠彩畫,110.2 x 36.5 cm 

郭柏川畫作具兩種鮮明的繪畫特性,即「透明性」(transparency)與「地方色彩」,本館蒐藏之1939 年的〈故宮〉為背向陽光的作品,雖無萬間宮殿形成的皇家氣派,但望向鼓樓的中軸線,仍明確地帶出了不同建物的秩序。畫家使用較淡的油彩,在畫布上展現了如釉色般的透明性,此種透明(近似地方、卻又不固著於該地方)的地方色,在作品中並非單純的再現,而是長時間積澱軌跡下的表現。[6]從地方色的框架下,文化認同在「殖民」與「被殖民」的二元對立架構下,其實具有「雙重鏡反」的主體經驗,也就是前述的二律背反。

 

undefined

郭柏川,〈故宮(鐘鼓樓大街)〉,1946,油畫,91.3 x 72.8 cm 

又如同陳澄波〈嘉義遊園地〉(1937)則是採用殖民地的現代設施——公園作為畫題,公共空間的遊憩,自然是現代生活的重要部分。巨大的鳳凰木如傘一般座落於畫面中心,形成了誇張的弧面曲線,將地方與現代性元素結合,以弧狀、曲線的語彙表現之,迸發出難以禁錮的生命力,這也是近似地方、卻又不固著於該地方的風景表現。 

 

undefined

陳澄波,〈嘉義遊園地(嘉義公園)〉,1937,油畫,130.2 x 162.5 cm 

二次大戰後,來台畫家黃榮燦帶進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現實主義版畫,〈鐵道建設〉即為代表戰後重建家鄉的力作。

 

undefined

黃榮燦,〈鐵道建設〉,1951,版畫,20.4 x 23.3cm 

渡海畫家中,又以張大千最為知名,〈雲橫翠嶺圖〉(1960)為其後期代表性畫風的「潑墨」及「潑彩」技法,以大片藍與綠的揮灑於畫紙的方式來進行詮釋。彩墨與強烈的礦物質顏料在混和之後,又經由大面積、不規則的色塊暈染、重複堆疊,再融入皴法,以及自上、左、右瀰漫而入的雲霧細節。

 

undefined

張大千,〈雲橫翠嶺圖〉,1960,水墨,71.5 x 75.4 cm 

黃君璧則以嶺南畫派的「白雲」與「飛瀑」為典型題材,〈曉山過雨〉(1981)為晚年的懷鄉山水風格。

 

undefined

黃君璧,〈曉山過雨〉,1981,水墨,44.2 x 70.6 cm 

另一位渡海畫家傅狷夫,則是長期觀察在地獨有的石質表現,陸續自創了「裂罅皴」、「塔山皴」、「點漬法」表現技法,〈奔濤捲雪〉(1968)便為「裂罅皴」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傅氏藉由不規則、短小且快速的筆觸形塑陡崖峭壁的大型孔洞與凸出物,描繪遍布臺灣的火成岩風貌,在雲霧繚繞之中更顯層次。 

 

undefined

傅狷夫,〈奔濤捲雪〉,1968,水墨,181.0 x 90.2 cm 

藉由在地觀察出發,1991年自故宮博物院退職之後的江兆申,移居至南投埔里的鯉魚潭側,田園間的山光水色,仿若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為其山水畫賦予風致雅趣的氛圍。〈巖吐清氣〉溫潤清雅,筆墨層層堆疊而成的厚重山勢及大面積渲染,從故宮傳統延續了文人畫的筆墨精神,蘊含於個人對本地自然的體會之中。

 

undefined

江兆申,〈巖吐清氣〉,1994,水墨,97.2 x 181.0 cm 

相對地,自成一格的余承堯,其細密山水不追求中國古畫的空間佈局,也不臨摹畫譜皴法,而是透過長年觀察空氣、光線、山石草木所建構的語彙。〈群峰如間斷雲開〉可見層層堆疊的「亂筆皴」,順應著岩石肌理而有不同變化,點、線、面等相間其中,其用筆渾厚強勁,或細如絲線,或輕如苔點,高低、遠近、深淺或明暗,靈活地將大自然面貌敷以無窮盡變化。

 

undefined

余承堯,〈群峰如劍斷雲開〉,1988,水墨,136.1 x 51.3 cm 

自本地風景出發,融合為個人獨創風格的馬白水,其〈橫貫公路-6(太魯閣全貌)〉為創作晚期的氣勢雄渾之作,此作將水彩、彩墨與紙結合,形成帶有東方底蘊,兼具西方寫生觀的臺灣景觀。他以西式的平頭筆刷呈現「面」的量塊感,並重複交疊點染,形塑太魯閣奇險嶙峋的山石岩理,其筆墨遊走於遒勁與寫意之風,並結合畫面景深的營造,實為馬白水中西合璧的體現。 

 

undefined

馬白水,〈橫貫公路-6(太魯閣全貌)〉,1982,水彩畫,61.7 x 76.5 cm 

對於山水風景具有個人特異取徑、並自成一格的當代畫家,尚有建築背景的陳其寬,其〈野餐〉(2002)畫軸上下對日月天體的描繪,與景物上下顛倒置放的宏觀之景。陳氏慣常以細筆斷續線與高明度色彩描繪物象,線與面的虛實映照頗具筆墨妙趣,形塑各視點構成的亭臺樓閣,如鏡像般上下顛倒,相映成趣。

 

undefined

陳其寬,〈野餐〉,2002,水墨,186.0 x 31.4 cm 

出身自故宮博物院的袁旃,〈太初〉(1998)將水墨、膠彩賦予新的當代性意涵,其裝飾性的結構與色彩運用自成一格,筆下之岩石有著繁複多變的外型,動勢深具想像意味,宛如太初的神秘與騷動。

 

undefined

袁旃,〈太初〉,1998,膠彩畫,91.0 x 174.1 cm 

出身自南臺灣的李明則以地誌學的方式創作〈左營蓮池潭〉(2004),他結合了宗教、生態環境、社會現象、個人成長經驗,於多重視點的巨幅畫面中,李氏以全景概括、拼貼與分塊的手法表現,使觀者得以細讀、遊走於李氏的心象場域,深具常民特色。 

 

undefined

李明則,〈左營蓮池塘〉,2004,油畫,291.0 x 1092.0 cm 

綜觀上述作品,可見臺灣畫家對於風景的在地詮釋,從早期的地方色彩,到戰後的懷鄉山水,爾後從地方與風土、乃至於常民生活中融入個人體會,已發展出極具特色的詮釋。 

 

 

 

[1]編註:Nation-state可譯為民族主義,本文取日文的漢字「國民國家」,係因明治維新更強調國家與民族的統合性,意即步向現代國家政體的單一民族下的國民統合。 
[2]視線(vision)可翻為「視覺」等詞彙:本文採用「視線」之意,主要著眼於(殖民者)帶有權力的觀看,可參考Griselda Pollack的《視線與差異》(Vision and Difference)一書。 
[3]編註:「鄉土色」為朝鮮當地指稱地方色彩的漢字用語。 
[4]編註:「二律背反」的意思是,兩個意思相互對立、卻能並存成立的一組概念。 
[5]編註:「南畫」泛指在十八世紀起引進日本的中國文人畫的畫風,延續至二十世紀初期,成為改革日本繪畫的方案之一。 
[6]引自蔣伯欣,〈透明的地方色:郭柏川地域性畫風的形成〉,《透明的地方色:郭柏川回顧展展覽專刊》,台南:台南市美術館,2019。

 

 

 

---------- 

國美典藏精選專題|二、主體與認同

國美典藏精選專題|三、材質與物體

國美典藏精選專題|四、行為與動勢

國美典藏精選專題|研究計畫

 

相關藏品
故宮(鐘鼓樓大街)
油畫 1946年
郭柏川
油畫 1964年
廖繼春
嘉義遊園地(嘉義公園)
油畫 1937年
陳澄波
群峰如劍斷雲開
水墨 1988年
余承堯
橫貫公路-6(太魯閣全貌)
水彩畫 1982年
馬白水
東埔
水彩畫 1982年
李澤藩
曉山過雨
水墨 1981年
黃君璧
奔濤捲雪
水墨 1968年
傅狷夫
永靖餘三館(陳進士宅)
水彩畫 1978年
席德進
基隆燃放水燈圖
膠彩畫 1927年
村上英夫
巖吐清氣
水墨 1994年
江兆申
蓮池
膠彩畫 1930年
林玉山
農家秋日
水彩畫 1951年
藍蔭鼎
港灣
油畫 1957年
劉啟祥
蓮池日輪
油畫 1942年
立石鐵臣
淡水港的驟雨
膠彩畫
木下靜涯
野餐
水墨 2002年
陳其寬
左營蓮池塘
油畫 2004年
李明則
淡水白樓
油畫
張萬傳
寂境
水墨 1933年
郭雪湖
任遨遊之ㄧ
油畫 1993年
李錦繡
從圓山神社眺望台北
水彩畫 1930年
石川欽一郎
太初
膠彩畫 1998年
袁旃
雲橫翠嶺圖
水墨 1960年
張大千
鐵道建設
版畫 1951年
黃榮燦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資料更新日期:2024年4月18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授權清單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