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
日治時期的炎方色彩

撰文 / 蕭瓊瑞

1895年,臺灣因中國北方的一場戰爭(甲午海戰)失利,被迫割讓給了日本,進入臺灣歷史進程中的「日治時期」。

日治臺灣的殖民政府,延續明治維新以來的氣勢,一切以「學習西法」為施政原則;在美術上,也開始以對景寫生,取代以往傳統書畫的傳習摹寫;這樣的主張,一方面成為新式教育中學校「圖畫」課程的教學基準,二方面,也成為1927年以後官辦「臺灣美術展覽會」的選件標準。在歷次相關長官的展覽致詞中,也一再強調:鼓勵臺民努力表現「地方特色」,也就是熱帶地區較為濃彩的「炎方色彩」,形成臺灣日治時期「新美術運動」的重要特色。

不過,這樣的主張,在戰後「後殖民主義」的理論檢視下,也難免落入西方殖民主義者,強調:白色=先進、多彩=落後的成見與偏執。

相關藏品
大成殿
油畫 1954年
郭柏川
荔枝和葡萄
油畫 1971年
郭柏川
懷古
油畫 1945年
陳澄波
孤單獨秀一枝松
膠彩畫 1982年
陳慧坤
瓜棚情侶
膠彩畫 1982年
曾得標
麗日
膠彩畫 1956年
黃鷗波
水果
油畫 1954年
顏水龍
油畫 1959年
吳棟材
玉山在望
油畫 1960年
呂基正
初夏
油畫 1964年
郭柏川
山地小姐
油畫 1966年
顏水龍
盛夏
油畫 1966年
郭柏川
小巷
油畫 1966年
吳棟材
高雄郊外
油畫 1970年
張啟華
海邊
油畫 1971年
張啟華
水彩畫 1970年
李澤藩
水彩畫 1971年
李澤藩
深秋
水彩畫 1975年
洪瑞麟
公園
水彩畫 1976年
洪瑞麟
祭日
油畫 1965年
廖繼春
庭院
油畫 1968年
廖繼春
嘉義遊園地(嘉義公園)
油畫 1937年
陳澄波
秋夜
膠彩畫 1988年
謝峰生
入窯
膠彩畫 1987年
謝峰生
溪頭早春
膠彩畫 1971年
詹浮雲
農村秋昏
膠彩畫 1977年
呂浮生
蕭厝
膠彩畫 1981年
呂浮生
蘭嶼風景
油畫 1985年
顏水龍
秋塘雙鴛
油畫 1984年
賴傳鑑
朝陽
油畫 1987年
何肇衢
城隍廟
水彩畫 1959年
李澤藩
水牛群像
雕塑 1930年
黃土水
秋興
膠彩畫 1947年
許深州
玫瑰
膠彩畫 1989年
林之助
淡水風景(淡水)
油畫 1935年
陳澄波
故園追憶
膠彩畫 1935年
林玉山
綠陰
膠彩畫 1933年
林玉山
白鷺涉河塘
膠彩畫 1984年
陳永森
玉山
油畫 1991年
楊三郎
向日葵
膠彩畫 1938年
黃水文
南國初夏
膠彩畫 1940年
黃水文
小鳥
膠彩畫 1971年
林之助
暮紅
膠彩畫 1963年
林之助
柳塘翠鳥
膠彩畫 1930年
郭雪湖
遊戲
膠彩畫 1938年
薛萬棟
臺南公園
油畫 1935年
廖繼春
溫室(賞花)
油畫 1939年
李梅樹
蓮池
膠彩畫 1930年
林玉山
秋江冷豔
水墨 1940年
郭雪湖
鶴苑
膠彩畫 1955年
陳永森
曇花
膠彩畫 1976年
林之助
紅柿與鳥
膠彩畫 1973年 ~ 1980年
林之助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資料更新日期:2024年10月8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授權清單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