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
玉山 Mt. Jade
油畫 Oil Painting
楊三郎 Yang San-lang 1907 - 1995
91.0 x 116.7 cm
登錄號 08000182
楊三郎(1907-1995)
楊三郎生於台北,年輕時矢志成為畫家,1920年毅然前往日本,畢業於京都關西美術工藝學院,1928年返台,此間作品屢入選台展與日本春陽展,在台灣畫壇漸露頭角。1932年至1934年曾赴法學習,以作品《塞納河》入選秋季沙龍。回台後,與多位有志於發展台灣西洋畫的畫友發起成立台陽美術協會。1940年代中期參與籌辦全省美展,1970年代組織中華民國油畫學會,對早期台灣美術發展的推動不遺餘力。

作品《玉山》繪於藝術家85歲高齡,在構圖上呈寬闊的平遠寫景,景物層層堆疊,由前景向後景推去,山峰層層相疊愈遠愈高,以登高望遠的方式加上巧妙細膩的色彩變化,讓中景白藍色調的玉山山巔成為畫面視覺焦點,展現台灣第一高峰的壯麗,而長短交錯的筆觸運用,讓畫面在統一中富含變化,而明亮的青藍光色與土褐的色調,讓人彷彿嗅到山野土壤的味道。玉山一直是台灣藝術家喜愛的風景畫題材,除了宏偉的景觀外,也包含投射在這座高山上用來象徵或代表台灣的精神意涵,2010年玉山更名列世界新七大自然奇景的28個候選地點之一,顯示其在台灣地景中的代表性地位。
出處:陳苑禎,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玉山
類別
油畫
媒材
油彩、畫布
創作年代
1991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91.0 x 116.7 cm
登錄號
08000182
入藏年
1991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生年
1907
卒年
1995
楊三郎,1907年生於臺北州網溪(今新北市永和區)。祖父楊克彰在清朝時是當地的一名貢生,父親楊仲佐身兼詩人、菸酒商、政治聞人三重身分,樂善不倦且政商關係良好。楊三郎在就讀小學時,往返學校與家的途中會經過一間文具店,店外經常陳列著鹽月桃甫(本名:善吉)的油畫,因此受到影響,從此立志成為畫家。楊三郎在家人反對他習畫的情況下,從那時候開始就幫忙家中菸酒配銷事業所儲蓄的零用錢和壓歲錢等待時機成熟時,計畫到日本留學。 1928年自關西美術學院畢業,作品屢次獲選「臺展」、日本「楊春展」,回臺後與好友陳植棋、陳澄波等研究畫藝。隔年自法國研修,後期作品深受法國印象派畫風的影響,發展出揉合浪漫風情與光影寫實時的個人風格,繪畫以四季山林海水景色主題居多,其次則為靜物、人物,色彩鮮艷多變。於1934年與臺灣畫家廖繼春、顏水龍、陳澄波、陳清汾、李梅樹、李石樵、在臺日本畫家立石鐵臣等人,成立了臺陽美術協會,曾任中華民國油畫學會及臺陽美術協會之理事長。一生為臺灣的美術推廣極盡心力,貢獻極大,尊稱為臺灣第一代油畫大師,故曾獲「國家文藝獎」特別貢獻獎、行政院文化勳章、1995年獲總統褒揚令與華夏一等獎章。(資料來源:楊三郎美術館) 2021《典藏目錄32》,國立臺灣美術館,頁234-235
2021《典藏目錄32》,國立臺灣美術館,頁234-235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資料更新日期:2023年5月28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授權清單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