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主題
典藏查詢
園區雕塑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國美館精品店
EN
更多選單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臺灣意象
典藏主題
典藏查詢
園區雕塑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國美館精品店
:::
回首頁
典藏查詢
山水
山水
Landscape
水墨
Ink Painting
呂璧松
Lu Pi-sung
1872 - 1931
144.2 x 50.5 cm
登錄號
08800019
加入收藏
加入授權
取消授權
呂璧松(1870-1931),有學者認為他是汕頭的水墨畫家,也有學者認為他是來自泉州的畫家。但根據1913年10月5日《台灣日日新報》〈臺南畫家〉報導,認為呂氏應該為台南畫家。其主要承襲中國「南宗」文人畫系統,山水、人物、花鳥畫各類兼擅,爾後逐漸受到日本南畫與四條派影響。其作品曾參加日本京都洛陽美術展、帝國繪畫協會熊本美術展等日本美術展覽會。門生許春山(1906-)、鄭清奇(1889-1956)皆成名家,臺南民間傳統彩繪畫大師潘春源(1891-1972)、陳玉峰(1900-1964)均曾受呂璧松指導。
〈山水〉一作描繪江畔沿岸風光,岸上林木、山巒皆在氤氳之中,二文士於水上舟中交談,氣氛閒適。畫中河道與沿岸林木形成一斜向構圖,向遠處逐漸模糊淡去,表現迷遠的空間感,山石用暈染而成,造形與氛圍皆類似南宋院畫與浙派繪畫風格。然此畫捨去皴法,以暈染形成明暗對比,營造山石的立體感。據學者研究,身處日治時期的呂璧松,山水畫風逐漸受到日本南畫與四條派風格之影響,並取法於當時的日本水墨畫家。
作者款識:「璧松。」下鈐:朱文「呂璧松」。
出處:李如珊,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山水
類別
水墨
媒材
水墨、絹本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144.2 x 50.5 cm
登錄號
08800019
授權方式
公共財領域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呂璧松
生年
1872
卒年
1931
呂璧松(1872-1931),名林,號璧松,以號行。福建泉州人(一說廣東汕頭人)。曾祖世遷台,居台南。幼穎悟,喜繪事,致力於研究南宗畫法,擅長山水和人物畫,畫風雖屬傳統水墨畫,但也透過觀摩自學而受到日本水墨畫風一定程度的影響,常以地方鄉土生活為題材,其畫為臺南人所重視。曾傳授弟子,鄰近府城的民俗彩繪名家陳玉峰(1900-1964)以及許春山(1906-?)、鄭清奇(1889-1956)、吳左泉(錦源,1903-1991)…等,皆曾隨其學畫而頗為知名。1918年2月23日《台灣日日新報》報導「台南畫家呂璧松入選東京帝國繪畫協會」之訊息,然而查閱帝展資料,並無其入選之訊息。此外也有文獻顯示,他曾入選於日本京都洛陽美術會展、熊本美術展等,顯然他與日本畫壇有一定程度的交流。他在臺南市經營裱畫店,自己也是位專業畫家。1925年臺南成立「酉山書畫會」,呂璧松為該會之靈魂人物。1928年其水墨畫榮獲善化全島書畫展特選第一名。1931年元月13日《台灣日日新報》還特別報導呂璧松於元月10日去世之訊息,顯見其在畫壇能見度之高。 黃冬富,「臺灣早期書畫藏品策展研究計畫藝文勞務採購案」,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22。
黃冬富,「臺灣早期書畫藏品策展研究計畫藝文勞務採購案」,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22。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國立臺灣美術館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及個資保護
|
資訊安全宣告
|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網站導覽
資料更新日期:2023年6月3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