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
山城九份系列-特別位 Mountain Town of Jiufen: Special seat
攝影 Photography
翁庭華 Wong Ting-hua 1934
59.8 x 43.8 cm
登錄號 10000138
九份曾被稱為小上海,此別名來自小山城靠著金銅﹑煤礦榮極一時的年代,黃金開採吸引了大批淘金客聚集。想靠挖礦發家,除了需耐得住礦坑工作的辛勞以及高風險外,運氣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素。九份當地人大多認為「黃金是土地公錢(n̂g-kim sī Thóo-tī-kong-tsînn)」地裡的的黃金由土地公掌管,有福氣的人才能得到。有的人是「三更散(sann-kenn sàn)、四更富(sì-kenn hù)、五更起大厝(gōo-kenn khí tuā-tshù )」,一夕致富;有的人卻連年挖不到礦,「有幾年的朋友,沒幾年的頭家」連礦主也支撐不住而破產。因此信仰祭儀對九份礦工礦主而言,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本作品來自翁庭華(1934-)廣為人知的〈山城九份〉系列,攝於1964年。翁庭華的攝影生涯始於1960年,早期受到美國紀實攝影家尤金‧史密斯(1918-1978)影響,致力於「專題攝影」創作──以連續性的照片敘述闡述主題,後期創作風格從具象、意象逐漸走向抽象,然而攝影的人文紀實本質仍是翁庭華所信守的創作原則。本照片拍攝的是一群站在歌仔戲臺前「搖滾區」的孩子,年齡不一的孩子們視線一致地望向舞臺,從背面仰頭的角度以及扒著戲臺邊緣的手,可以感受到孩子們的專注投入。由舞臺側邊的條紋帆布及畫面中的光源分布可知,這是一座戶外臨時搭建的戲棚,與戲院內上演的歌仔戲(kua-á-hì)相比,這樣的演出稱作野台戲(iá-tâi-hì),又叫神明戲,通常在神明聖誕、建醮、謝平安時會於廟口搭建戲臺,聘請戲班演出酬神(謝神,siā-sîn)。每逢廟慶活動,家家戶戶會為拜拜準備豐盛的菜餚,再加上免費觀賞的精采好戲,往往也成為孩子們最期待的日子。翁庭華的鏡頭捕捉了孩子沉浸於戲曲中的身影,為1960年代的九份常民生活留下珍貴的歷史紀錄。

參考資料:
翁庭華(2018)。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國立臺灣美術館(無日期)。走過九份1963-2006:翁庭華攝影展。【網站文字資料】。取自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54098&utm_medium=query
文化部(無日期)。魅力永恆的瞬間—翁庭華90攝影個展。【網站文字資料】。取自文化部iCulture
https://cloud.culture.tw/frontsite/inquiry/eventInquiryAction.do?method=showEventDetail&uid=649a05f073f77c07602b9ba5
台灣民俗文化工作室(無日期)。台灣俗語之美─地方俗諺(一)。【網站文字資料】。取自
https://www.folktw.com.tw/folksay_view.php?info=13
台灣民俗文化工作室(無日期)。野台高歌-歌仔戲鬧台 好戲連連來。【網站文字資料】。取自
https://www.folktw.com.tw/drama_view.php?info=57

曾祥婷,「國家語言推廣作品詮釋撰研計畫」,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23。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山城九份系列-特別位
類別
攝影
媒材
黑白照片、紙基、沖印
創作年代
約1964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59.8 x 43.8 cm
版次
2/10
登錄號
10000138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生年
1934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資料更新日期:2025年11月6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授權清單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