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
曲終人不見
複合媒材 Mixed Media
莊喆 Jhuang Jhe 1934
114.0 x 76.0 cm
登錄號 10900003
莊喆(1934–)生於中國北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為「五月畫會」主要成員之一。1965年首次個展於台灣台北的國立藝術館,曾於東海大學建築系任職。1966年曾獲美國洛克菲勒三世基金會資助,赴美研究當代世界藝術,自70年代後旅居於美國紐約創作至今。
作者使用拼貼宣紙的方式構成有質感的抽象山水,是屬於現代水墨畫的形式。畫幅為直式,只有在下半部作拼貼水墨山水,另外在畫面中央有三塊形狀和主要宣紙分離以表遠處飄渺的山脈。山水位於畫面下方的三分之一處,左側為峭壁,利用濃墨分佈來表示樹林,上方留白以凸顯缺席的音樂與彈奏之人,最下方的留白代表著江水的流動。整體給觀者一種寧靜的空靈感。畫幅左下落款:「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莊喆。□□□」赫然停止的樂曲,卻不見彈奏之人,只見江邊的青綠山峰映入眼前,期待樂曲再次出現。
出處:翁瑄孺,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曲終人不見
類別
複合媒材
媒材
複合媒材
創作年代
1964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114.0 x 76.0 cm
登錄號
10900003
入藏年
2019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生年
1934
「移動」的經歷貫穿莊喆(1934-)生涯,其童年與北平故宮博物院文物的遷移史重疊,父親莊嚴(1899-1980)時任職故宮,負責文物運送,一家隨戰爭輾轉於各地,卻也牽起莊喆與詩書字畫的連結。劉峨士(?-1952)和黃異(1909-1954)同莊嚴在故宮服務,也是莊喆繪畫的啟蒙老師,劉氏受西畫訓練也善臨摹中國古書畫,黃氏則善用墨描繪民俗人物,使莊喆認識毛筆的技法和中國畫的多變性,涵養出深厚的中華藝術底蘊。1948年莊喆受戰爭影響舉家隨文物來臺,1958年從「臺灣省立師範大學藝術系」(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加入「五月畫會」,水墨現代化的問題縈繞在他心中,逐漸開啟他對抽象藝術的探索。自幼熟悉中國山水畫以及遷徙遍覽各地風景的經歷,風景成為他慣愛的主題,常見「青山」、「枯木」等題名,不追求自然的寫實外表,而更本質地以媒材形式表現,在抽象語彙中融入水墨技法。1963至1973年執教於東海大學建築系期間,曾獲美國洛克非勒亞洲美術基金會贊助,赴美親身感受西方藝術的脈動,而後1960年代多次遊歷歐美各國,除結識趙無極(1921-2013)、夏陽(1932-)等人,更曾擔任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雕塑家西摩爾.立普頓(Seymour Lipton, 1903-1986)的助手,進一步瞭解抽象在三度空間的形式,1978年舉家搬遷美國後亦曾發展現成物(Ready-made)的作品。綜觀此位兼具傳統文化內涵和現代藝術觀念的藝術家,其早年曾嘗試幾幅形體相較清晰的作品,1962年開始探索抽象藝術後,整體用色簡約不脫黑、白兩色,多書法式運筆與暈墨效果,亦有撕紙拼貼的材料探索。隨著經驗累積,畫面愈發純粹更具表現力,逐漸加入紅、黃等較亮的色彩,幾何構圖也破開成自由局面,常以白為基底包裹著黑,層疊暈染出山水氣息,在一片靜謐中 快速運筆,表現靜之動態。對莊喆而言,抽象與否並非首要,能合宜表達畫家所見的形式才是其所追求,希冀開創山水畫的革新。尤其流轉於亞洲和歐美間,體悟到傳統與現代合作的可能性,在抽象畫中走出具水墨底蘊的「現代中國畫」,特異於其他抽象表現主義的作品。 出處:林芳多,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林芳多,「108年度李仲生及五月東方畫會史料研究暨描述資料撰研計畫」,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資料更新日期:2024年11月13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授權清單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