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策畫展
典藏查詢
園區雕塑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EN
更多選單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策畫展
典藏查詢
園區雕塑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回首頁
典藏查詢
韓國虎頭岩
韓國虎頭岩
Tiger Head Rock, Korea
油畫
Oil Painting
袁樞真
Yuan Shu-jen
1912 - 1999
66.7 x 91.0 cm
登錄號
09600100
加入收藏
加入授權
取消授權
《韓國虎頭岩》畫的是一片矗立在波濤中的崢嶸奇石,綜合標題的「韓國」與畫中礁岩造形研判,此地應是韓國濟州島的景點之一「龍頭岩」,因島上漢拏山火山熔岩冷卻後,加上長年海浪衝刷侵蝕所形成的特殊景觀。畫作的重點或許不在景物寫真或旅遊紀錄,而是表現岩石造形紋理與波濤撞擊所引發的奇異感。
岩石、土壤帶有紅褐色澤,表示結構成分富含鐵元素,畫中岩石的紅色調與濟州島含鐵質成分的火山岩十分相符,作者甚至局部用到鮮紅色來強調這種特殊的色澤紋理。不同於一般為了強調石塊粗礫、沉重而常用顏料厚塗抹擦來製作肌理,畫中岩石的顏料層十分輕薄,作者大部分用油料稀釋渲染,利用色彩的明暗反差來呈現重量感與質地變化,尤其寒暖色調相互交融及局部的軟性線條,讓這座奇石有種生物性特質,彷彿是一具血肉之軀,隨時可以翻騰飛躍。浪的流動與飛濺呈現頗為自然,但作者在畫面下緣的中央處留下伏筆,一個既不像礁岩也不似生物的物件在白浪中浮現,指向奇岩中看似洞穴的圓點,這兩者都具有像與不像的曖昧性,讓這件看似自然寫生的作品,帶有某種奇特感與一些未解的訊息。
出處:潘顯仁,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韓國虎頭岩
類別
油畫
媒材
油彩、畫布
創作年代
1991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66.7 x 91.0 cm
登錄號
09600100
入藏年
2007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營利及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袁樞真
生年
1912
卒年
1999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國立臺灣美術館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及個資保護
|
資訊安全宣告
|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網站導覽
資料更新日期:2025年5月21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