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
Fali-yos 颱風計畫-消失後的入侵(錄像) Action Project for Typhoon: Fali-yos – Invasion after Disappearance
新媒體藝術 New Media
拉黑子.達立夫 Rahic.Talif 1962
7分44秒
登錄號 10600101
拉黑子‧達立夫(Rahic Talif,1962-),出生於花蓮豐濱鄉港口部落,是阿美族當代藝術家,「撿拾」這一動作常是他作品的起始。1991-2000年創作初期,以抽象木雕作為主要創作,試圖探尋部落族群處境的困境;2000-2007年,重新反思自我,對「原住民藝術」這一歸類的標籤提出主張。2008起創作〈颱風計畫〉,試圖探討人群及社會議題,而這些用以影射的物體,即是這當今社會所面臨的困境縮影。
〈Fali-yos颱風計畫-消失後的入侵〉為單頻道錄像作品,是〈颱風計畫〉系列的其中一件作品,錄像作品的畫面背景是在一片草叢之中,藝術家將撿拾而來的大量拖鞋(tshián-thua-á /sir-lí-pah),一雙一雙地擺置其中,構成一條綿長的足跡,而背景旁白是藝術家以阿美族語向拖鞋或觀看者對話。作品中他將拖鞋擬人化,認為它與人一樣不斷在漂流,並歷經颱風(風颱, hong-thai/ 海岸阿美語faliyos)的沖刷,在狂風暴雨後,終於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颱風在臺灣夏季尤其常見,在此作品中扮演摧毀者角色,此外,亦是表現其移動路徑與南島民族的遷徙路線,所探討的議題面向之大,包括海洋及島嶼、南島語民族的文化議題、生態環境問題等。藝術家試圖透過此作品,啟發觀者省思人、大自然與社會間的相互關係。

參考資料:
謝綾均(2018)。太平洋DNA-拉黑子‧達立夫的海洋凝視。載自島嶼跫音:臺灣南島當代藝術側記。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306-313。
Taishin Art(2011)。第九屆台新獎入圍作品 - 拉黑子.達立夫【Fali-yos颱風計畫-消失後的入侵】【Vimeo影片資料】。取自https://vimeo.com/47505769
陳沛妤、侯伯彥(2019年9月25日)。拉黑子.達立夫:藝術之眼與工匠之手,CLABO實驗波。取自https://mag.clab.org.tw/clabo-article/rahic-talif/

王俞丰,「國家語言推廣作品詮釋撰研計畫」,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23。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Fali-yos 颱風計畫-消失後的入侵(錄像)
類別
新媒體藝術
媒材
單頻道錄像
創作年代
2010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7分44秒
版次
1/4
登錄號
10600101
入藏年
2017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生年
1962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資料更新日期:2024年4月22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授權清單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