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策畫展
典藏查詢
園區雕塑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EN
更多選單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策畫展
典藏查詢
園區雕塑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回首頁
典藏查詢
26102010-1
26102010-1
26102010-1
油畫
Oil Painting
陳道明
CHEN Tao-ming
1931 - 2017
97.0 x 193.0 cm
登錄號
10100219
加入收藏
加入授權
取消授權
陳道明自從1975年收到美國的小妹寄來的壓克力顏料後,開始了往後以壓克力顏料為主要媒材的創作之旅,對於他來說這種可厚塗、疊加、覆蓋如油畫顏料又可輕薄如水似水墨般的革命性材料,用於多變的實驗是再好不過了。在1975至2003年長達28年的時間,他不斷嚐試用各種可能性的紙張,並以壓克力顏料來實驗,熟悉並掌握了壓克力在紙上的表現,到了2003年搬至有畫室的新家後開始轉變以畫布為底的壓克力顏料創作,此時已經可以看到他對壓克力顏料掌握的得心應手,特別是展現在這張以孩子(陳連武,陳道明之子)的生日為題名的《26102010-1 》上,在這件作品中,色彩表現出他曾在陶瓷工廠工作對釉彩變化的迷戀與喜愛,而線條也有著自小習傳統水墨的筆勢張力,比較不同的是這張開始有了模糊化線條並強化色韻變化的表現。透過陳道明之子觀察研析,本件作品可以算是陳道明創作開始走向「去形講氣」的濫觴,是對於他整個創作歷程而言有著轉捩代表重要意義。
(陳連武提供)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26102010-1
類別
油畫
媒材
壓克力顏料、畫布
創作年代
2010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97.0 x 193.0 cm
登錄號
10100219
入藏年
2012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陳道明
生年
1931
卒年
2017
陳道明(1931-2017),出生於山東濟南,是「東方畫會」的創始會員之一,他是李仲生(1912- 1984)臺北時期的學生。他於1949年18歲時隨同家人來臺就讀「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1950年代受到李仲生的影響,創作結合潛意識(或稱無意識)理論與自動性技法(Automatism),他於1953年公開的人體創作,即嘗試以抽象風格描繪。畫家蕭勤(1935-)曾多次讚賞他是「中國第一位」嘗試抽象繪畫的先鋒,認為他突破了理性的束縛框架,是對於傳統保守美術體制的反動。其叛逆的精神是當時另一種藝術價值的認同,同時也是受到當時國際思潮的影響,表達出對於傳統文化的「再詮釋」。他的創作亦受到克利(Paul Klee,1879- 1940)的影響,重視自己的個性與材料的特性。早期陳氏運用傳統木作工藝,以桐油混合礦物顏 料進行創作,探索出特殊的視覺混色效果。他於1956至1965年間全勤參與共九屆的「東方畫會」展覽。陳氏著重「絕對抽象的心靈的氣韻」之創作精神,他傳承老師李仲生注重獨特個性的精神,認為創作需要強調自己的風格,重視鍛鍊素描的重要,不要去走別人走過的路。陳氏認為李仲生著重抽象的創作要有個人風格的表現,挖掘內在層面的自己、體會自己的人生觀,強調繪畫必須要 有自己的「觀念」與獨立的「語言」,因此,他的創作亦探索甲骨文字的抽象特質與印章的趣味,並刻意結合傳統中國水墨、書法的經驗。藝術家席德進(1923-1981)認為:「他的作品猶如一篇敘事詩…色彩彷彿有音樂性的特 色。」其作品強調光線的視覺二度空間,善以複合媒材實驗性的繪畫,通過媒材技法的「破壞」與「建設」,強調出油彩交織的皺褶與層疊的肌理,藉此,呈現出偶然之趣味,與細膩、微妙的 色韻變化。他藉由複合媒材烘托出潛意識的圖騰印記,以沉澱的色調透露出空間迴光之效果,表達出藝術家內在氣韻生動的生命意象及對「時間」瞬間的捕捉。 出處:彭康家,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彭康家,「108年度李仲生及五月東方畫會史料研究暨描述資料撰研計畫」,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國立臺灣美術館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及個資保護
|
資訊安全宣告
|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網站導覽
資料更新日期:2024年12月13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