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
朝涼 Bathing in the Morning
膠彩畫 Eastern Gouache
林之助 Lin Chih-chu 1917 - 2008
245.3 x 184.5 cm
登錄號 08700378
〈朝涼〉入選於1940年的「紀元2600年奉祝美術展覽會」,此時林之助與其妻王彩珠甫訂婚,便將其相思之情託付於此。妻子被描繪於塵霧靄靄、陽光漸透的庭院中,畫家則擬物化為一對白羊,以仰視之姿與妻對望,傳遞了分隔兩地的思戀之情。繁茂的牽牛花被敷以灰色調,林氏以游絲般的線描法再現妻子和服與臉部的輪廓,並細膩描繪其上的花紋。和服多為在臺的日本女性所穿,具有區隔與彰顯身分的作用;臺灣女性僅在少數場合及部分服務業穿著和服,因此林氏選擇以和服作為妻子的穿搭,烘托出看似日常、卻又莊嚴的特別氛圍。妻子與白羊兩者虛實/繁簡相互對應,凸顯生氣,畫面雖無特別的張力,卻巧妙營造了獨特意境,此作為2015年文化部通過指定成為「重要古物」。
黃歆,「109年度國美典藏精選專輯採購案」,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20。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朝涼
類別
膠彩畫
媒材
膠彩、紙本
創作年代
1940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245.3 x 184.5 cm
登錄號
08700378
入藏年
1997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生年
1917
卒年
2008
林之助(1917~2008)生於臺中。大雅公學校(今大雅國小)尚未畢業,父親就將他送往東京,完成小學與中學教育。1934年考進帝國美術學校(今武藏野美術大學)日本畫科接受專業美術訓練。1939年帝國美術學校畢業後,入兒玉希望(1898~1971)畫塾學習,在1940年以〈朝涼〉(即此圖)一作入選「紀元二千六百年奉祝美術展」(帝展之擴大舉辦),從而在畫壇建立了聲名。 1941年因為局勢緊張,林之助暫時返臺,卻因太平洋戰爭爆發無法再赴東京。1942、43年連獲第5、6回府展的特選總督賞。戰爭結束之初,林之助即受聘任教省立臺中師範學校(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任美術教師,課餘並指導學生東洋(膠彩)畫,以中師為中心薪傳播種。1954年發起成立「中部美術協會」,啟動中部藝術家的創作熱忱。林之助蟬聯理事長一職達33年之久,可見他在中部畫壇舉足輕重的地位。 林之助於1977年正統國畫論之爭時,以媒材特性命名,提出「膠彩畫」新名稱之主意,獲得文化界採認,從此膠彩畫得以重返公辦美展。1980年代林之助受聘東海美術系,薪傳膠彩畫,讓膠彩畫獲得發展的新據點以及發揮之舞臺,因而更趨活絡。2005年獲頒「行政院文化獎」。 黃冬富,「臺灣早期書畫藏品策展研究計畫藝文勞務採購案」,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22。
黃冬富,「臺灣早期書畫藏品策展研究計畫藝文勞務採購案」,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22。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資料更新日期:2023年5月28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授權清單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