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
霧社 Wushe
油畫 Oil Painting
鹽月桃甫 Shiotsuki Tōho 1886 - 1954
33.0 x 24.0 cm
登錄號 09900017
1930年在臺中洲能高郡霧社(今南投縣仁愛鄉)以莫那魯道為首,因不滿日本政府的理蕃政策下迫害原住民(guân-tsū-bîn)生存,在公學校爆發攻擊日本人事件,不分老幼婦孺無差別的傷害,造成近200人傷亡,最終日本軍以軍事鎮壓,導致全族幾乎滅村的狀態,是日本殖民時最大的原住民反抗事件,即所謂的「霧社事件」,賽德克族語稱之為「Mkuni Paran」。此畫作為鹽月桃甫(1886-1954)在事件發生後幾年創作的油畫作品。鹽月桃甫出生於日本宮崎縣西都市,本名永野善吉,1903年進入宮崎師範學校就讀,畢業後幾年考取東京美術學校,1912年畢業後至四國高等學校教書。1921年來臺,任教於臺北第一中學校(今建國高中)、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今師範大學),亦為臺展創始人之一,擔任西洋畫部審查委員,對臺灣美術教育貢獻之大,影響許多臺灣藝術家。除此之外,他也是以原住民為題材創作最多的日籍畫家,像是1923年的〈邦查國人引見圖〉繪製1608年台灣原住民與德川家康會面的模樣,為他最早的原住民作品。亦或是1923年出版的《生蕃傳說集》內頁及封面的插畫也是來自他手。可見鹽月相當關心原住民,經常赴部落寫生,觀察其生活。此作〈霧社〉與〈母〉描繪霧社事件後原住民流離失所的景象,畫中強烈的橘紅展現族人的力量,以簡單的白色線條乾刷成原住民服飾,以狂妄野獸派風格表達對原住民的關懷。身為日本人且為官展審查員的鹽月,在土地關懷與權威中掙扎,僅能透過畫作描繪下這樣矛盾的心情,反思這悲痛的事件。

參考資料:
黃冬富(2022)。「臺灣早期書畫藏品策展研究計畫藝文勞務採購案」,國立臺灣美術館。
李子寧(2018)。臺博館藏「鹽月桃甫〈德川家康邦查國人引見圖〉」的發現與入藏經過。梅樹月講堂,李梅樹紀念館。取自https://limeishu.org.tw/culture/news/5ab8c17c60105629af9e1fd0

王俞丰,「國家語言推廣作品詮釋撰研計畫」,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23。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霧社
類別
油畫
媒材
油彩、原木板
創作年代
1934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33.0 x 24.0 cm
登錄號
09900017
入藏年
2010
授權方式
公共財領域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生年
1886
卒年
1954
鹽月桃甫(1886-1954),本名永野善吉,日治時期西畫名家,生於日本九州宮崎縣。1903 年入宮崎縣師範學校(今併入宮崎大學),畢業後返鄉執教。其後考取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1912 年3 月畢業之後,輾轉服務於四國地區之高等學校。1921 年舉家遷臺,任教於臺北州立臺北第一中學校(今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1922 年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7 年制高等學校,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前身)成立,轉而任教於該校,受其美術教學薰陶的臺籍生有許武勇等。鹽月為臺展創始發起人之一,從1927年第1 回臺展揭幕,以至1943 年第6 回府展落幕,他全程參與各回的西洋畫部審查,而且是出品原住民題材油畫最多的畫家。來臺初期開始,他即常深入太魯閣,描繪原住民圖像,其畫風較偏向於野獸派而富有個性。
黃冬富,「臺灣早期書畫藏品策展研究計畫藝文勞務採購案」,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22。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資料更新日期:2024年3月28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授權清單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