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
柳塘翠鳥 Birds Playing amid Willows Beside a Pond
膠彩畫 Eastern Gouache
郭雪湖 Kuo Hsueh-Hu 1908 - 2012
164.0 x 232.0 cm
登錄號 08800035
郭雪湖,本名金火,少時曾學習裱褙,與繪製民間信仰的神像。在1927年與林玉山、陳進三位年輕人入選「台展」震驚台灣畫壇。日治時期的作品,具有發揮臺灣鄉土個性特質的風格,意圖將傳統繪畫的筆墨韻味,導入膠彩中,細緻描繪,賦色溫雅優美,此絹本作品,〈柳塘翠鳥〉,是畫家以傳統膠彩技法所畫的花鳥屏風。此種屏風畫形式來自於當時代對於日本膠彩繪畫的交流,屏風為日本人自古至今日常生活的用具,因此在日本的文化裡,繪畫帶有實用、裝飾的功能,而演變到現代也成為創作者空間表現的一種形式;黃花盛開的相思樹下,一隻翠鳥,在夏日間若有似無的風裡清唱,呈現的是一種幽靜,一份恬淡的心情。整件作品,沒骨、線描並用,細膩典雅,可見畫家寫生功力與嚴謹的創作精神。出處: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柳塘翠鳥
類別
膠彩畫
媒材
膠彩、絹本
創作年代
1930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164.0 x 232.0 cm
登錄號
08800035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生年
1908
卒年
2012
郭雪湖,1908(明治41)4月10日生於台北大稻埕(今之延平街迪化街)的農家,本名金火,1920年日新公學校(今之日新國小)三年級時受導師陳英聲啟蒙學習寫生的基礎觀念。1925年入雪溪畫館從蔡雪溪學習裱褙,同時也學習繪製民間信仰的神像,在此結識任瑞堯,經常相約上圖書館利用中國或日本的畫冊資料習畫。1927年與林玉山、陳進三位年輕人入選「台展」震驚台灣畫壇。1929年經由詩人王少濤引介接受鄉原古統在繪畫創作理念上的薰陶。1931年的日本之行,才令郭氏真正認識到當時日本繪畫的真面目,有感自己的實力尚未成熟,因而更發憤用功積極創新風貌。日治時期郭氏參與「台展」與「府展」多數的作品具有發揮台灣鄉土個性特質的風格,詳細觀察並細緻描繪,並且意圖將傳統繪畫的筆墨韻味導入膠彩中,賦色溫雅優美,1932年以後力求將畫面的元素簡純化,追求色彩的豐富性,題材且因賦有地方特色,單純通俗、親切具吸引觀者的視覺效果。戰後,郭雪湖與其他膠彩畫家一樣面對新的主政者、社會情勢與畫壇的變動,又因是為籌辦「省展」(台灣省全省美展)推動展務的地位,郭氏重新思考回歸傳統繪畫的意向。1954年赴日考察、1964年移居日本,1964年曾旅遊美國、1978年定居美國,1974以後多次旅遊中國各地名勝,皆引發強烈的靈感,創造多面相的風景系列畫作及花卉與靜物題材的作品。曾參與由鄉原古統、木下靜涯為首發起的「旃壇社」,1934年與曹秋圃、楊三郎、呂鐵州、陳靜輝、林錦鴻等六人組成「六硯會」,藉以推廣東洋畫、西洋畫及書法。曾任「省展」及「台陽美展」的評審委員。重要展覽除日治時期參加台、府展外,1934年於台北日日新報社禮堂舉辦首次個展,1957年首次父母女(郭雪湖、林阿琴、郭禎祥)聯展,1973年美國加州士連納市文化中心第二次聯展,1987年近二十年作品展與「前輩畫家三少年特展」,1989年台北市立美術館的七十回顧展等。薛燕玲,2009,《典藏目錄21》,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頁234-235。
薛燕玲,2009,《典藏目錄21》,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頁234-235。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資料更新日期:2024年11月12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授權清單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