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
南園 Nanyuan
複合媒材 Mixed Media
楊世芝 Emily Shih-chih Yang 1949
70.0 x 359.5 cm
登錄號 09800711
在多年的創作中,我一直無意用「中」/「西」、「寫實」/「抽象」等概念來界定自己的作品。但我很清楚,無論用何種媒材,「整體觀」一直是我所關注的議題。 「整體觀」在中國傳統繪畫中,必然會在一流的作品中完整呈現。而傳統畫論多半從「靈氣」、「神韻」、「生動」等意會的方向討論,甚少著墨於「整體觀」的全面性思考。然而,究竟什麼是「整體觀」呢? 以一般人比較熟悉的書法為例,第一筆落下之後,接著下一筆與每一筆之間的關係,完成一個「字」的小整體;每一個小整體完成「行氣」的整體;行句之間再完成整篇的「空間」整體。本質上,「整體觀」不但是視覺的,也是精神的;它是結構,也是內容。「整體觀」實際上的操作是靠筆墨,一點一劃的逐步堆砌,每一筆墨都牽動著整體的構成。所以,筆墨擔負了許多面向:對象物的描繪、整體氛圍的營造、筆與筆之間所能承載的抽象思維等,都是在每一筆與整體關照之間慢慢呈現。這樣的「整體觀」不僅存於書法作品,在繪畫中當然也如此自然呈現。「整體觀」與筆墨的表達在傳統繪畫中,是經過了千百年逐步孕育而成,自有其完整的體系,在未來的傳承上,這些得來不易的精髓,當然是絕不能被忽視。 藉由線條而來的傳統繪畫,不僅是「空間」的創生,也是空間中「時間」的連續延展,而所有的筆觸不能停滯,不能有敗筆,不能更改,必須一氣呵成。整體而言,是畫者內在狀態的外在延伸。從好的方面看,絕對是文化的特色。但它的缺點,也正是這個特色所帶來的壓抑。因為畫者多半以終其一生練就出來的功力、技術、慣性,成就作品,但他的功夫也同時阻絕了許多新的可能。是故,打破習性,讓筆墨有新的展現,似乎是現代繪畫最重要的挑戰。 於是,我試著先在毫無構圖結構的限制之下,釋放自身潛在的驅動力,讓畫紙上的線條自主獨立地舞動,可以是單純的律動,也可以是塗鴨,不具有任何既定的概念和表達目的,只是一些各自獨立的筆觸。隨後,任意地剪開畫紙,讓這些無數的筆觸,有如調色板上的顏料,每一個片斷都蘊含了將被啟動的內在能量。當第一筆的片斷貼在畫布上後,也就是從「無」走向「整體」的開始。每一個筆觸的片斷都有生成為某一條線的可能。因此,過程是連續地創生與不斷的對話。完全沒有既定的圖形結構,永遠在機遇性的變動中,與「整體」互動。 這些線條的生命不再是我當初釋放出來的獨立筆觸,他們有了完全新的關係和生命力,完成的圖像也超越了我所能刻意構思的結構。重要的是,「整體觀」一直必須存在於,每一筆觸來回牽動的關係,以及持續變動的結構裡,不斷地嘗試、調整、探索、選擇、統合。最後,「整體觀」完整呈現。出處:楊世芝,《典藏目錄22》,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0,頁305。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南園
類別
複合媒材
媒材
棉紙、水彩紙拼貼於麻布、墨、壓克力彩、鉛筆
創作年代
2007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70.0 x 359.5 cm
登錄號
09800711
入藏年
2009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生年
1949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資料更新日期:2024年5月16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授權清單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