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策畫展
典藏查詢
園區雕塑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EN
更多選單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策畫展
典藏查詢
園區雕塑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回首頁
典藏查詢
華夏餘光
華夏餘光
The Reflection of China
工藝美術
Craft
黃麗淑
Huang Li-shu
1949
0.0 x 0.0 x 25.0 cm
登錄號
08000034
加入收藏
加入授權
取消授權
黃麗淑(1949-)出生於屏東縣里港鄉,自幼便喜好手工藝,後順利考取國立藝專美工科,畢業後投入教職,隨丈夫搬至南投,於竹山高中擔任老師。當時因課程需要,向黃塗山(1926-)竹編藝師修習竹編技藝,1976年進入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從事竹材工藝的研究、創新以及產品開發,爾後他發現,竹材因受蟲蛀、發霉而壽命頗短,為提升竹料的使用價值,1984年黃麗淑開始與陳火慶(1914-2001)老師學漆,並先後前往日本、琉球等地深造,將兩項物質材料進行結合。
1985年,當時的黃麗淑方才踏入漆藝領域,從她的工藝品《華夏餘光》可看出,這件歛口、圓腹、平足,越近足部則器腹越收之器型,外表乍看之下是單純地將竹料手工螺旋進行編織後,再自足部一環一環向上纏繞而成的作品。可作者卻在竹器表面擦拭生漆以進行表層保護,使用物理方法來隔絕水氣與昆蟲對器物的損害。相較於黃麗淑晚期的作品,此時的《華夏餘光》尚未結合純熟的漆藝技法或裝飾效果,在整體氛圍上仍以較為純粹、沉穩及樸實的竹編特色為主,並散發著東方的傳統之美。此件作品也反映出在黃麗淑獨自摸索著竹編和漆藝間的交集之前,她以實用且務實的角度為出發,希望作品能夠融入生活,進而呈現出作品上的實驗性,同時創造更多跨媒材結合的可能。
出處:鄭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華夏餘光
類別
工藝美術
媒材
籐
創作年代
1985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0.0 x 0.0 x 25.0 cm
登錄號
08000034
入藏年
1991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來源
全省美展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黃麗淑
生年
1949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國立臺灣美術館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及個資保護
|
資訊安全宣告
|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網站導覽
資料更新日期:2024年11月20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