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
玉山 Mt. Jade
油畫 Oil Painting
楊三郎 Yang San-lang 1907 - 1995
91.0 x 116.7 cm
登錄號 08000182
此畫作為藝術家楊三郎在高齡85歲之時創作的油畫作品。楊三郎(1907-1995)本名楊佐三郎,戰後才改為楊三郎,他出生於新北永和,永和因位於以前的網尾寮溪洲,故稱作網溪(Bāng-khe /khue)。從小立志成為畫家的他,不顧家人反對隻身前往日本京都美術工藝學校習畫,之後轉學至關西美術學院。曾於第一回臺展(臺灣美術展覽會)以作品〈復活節時〉入選。1932年與藝術家劉啟祥赴法開拓視野,使之後繪畫技巧上有很大的突破。在法國遊學期間受柯洛(Camille Corot)及莫內(Claude Monet)影響深遠,返臺後他更重視戶外寫生時光影的變化,日後多次在臺展、府展及日本春陽會中入選,且與其他藝術家們創立臺陽美術協會、油畫學會等,對臺灣美術貢獻極大,曾獲行政院「國家文化勳章」。晚年楊三郎依然不斷遊歷各國寫生,其兒子楊星郎幫忙提背畫具,陪伴父親上山下海,是活到老畫到老的最佳代表。此一作〈玉山〉以描繪遠處玉山山稜,層層堆疊的方式使視角看向遠方,更使用不同大小的筆觸點刷雲彩,參雜些許米色,與土地的褐色相互融合,能感受到巴比松畫派般的田園氛圍。兩側枯木及樹幹,使整幅畫作構圖穩定,猶如畫中開窗,讓觀者視角更專注於畫中的玉山。玉山(Gio̍k-suann)是藝術家喜愛的畫題之一,海拔高達3,952公尺,比日本人的聖山富士山高出近兩百公尺,在日治時期又稱為「新高山(日文發音為Niitakayama)」,不僅宏偉的風景為當時藝術家熱愛的創作題材,其背後更是代表著國家的精神象徵。

參考資料:
朱睬蓁(無日期)【名單之後】臺展的法蘭西印象風─楊三郎。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取自https://taifuten.com/story/【名單之後】台展的法蘭西印象風-楊三郎/

王俞丰,「國家語言推廣作品詮釋撰研計畫」,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23。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玉山
類別
油畫
媒材
油彩、畫布
創作年代
1991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91.0 x 116.7 cm
登錄號
08000182
入藏年
1991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生年
1907
卒年
1995
楊三郎,1907年生於臺北州網溪(今新北市永和區)。祖父楊克彰在清朝時是當地的一名貢生,父親楊仲佐身兼詩人、菸酒商、政治聞人三重身分,樂善不倦且政商關係良好。楊三郎在就讀小學時,往返學校與家的途中會經過一間文具店,店外經常陳列著鹽月桃甫(本名:善吉)的油畫,因此受到影響,從此立志成為畫家。楊三郎在家人反對他習畫的情況下,從那時候開始就幫忙家中菸酒配銷事業所儲蓄的零用錢和壓歲錢等待時機成熟時,計畫到日本留學。 1928年自關西美術學院畢業,作品屢次獲選「臺展」、日本「楊春展」,回臺後與好友陳植棋、陳澄波等研究畫藝。隔年自法國研修,後期作品深受法國印象派畫風的影響,發展出揉合浪漫風情與光影寫實時的個人風格,繪畫以四季山林海水景色主題居多,其次則為靜物、人物,色彩鮮艷多變。於1934年與臺灣畫家廖繼春、顏水龍、陳澄波、陳清汾、李梅樹、李石樵、在臺日本畫家立石鐵臣等人,成立了臺陽美術協會,曾任中華民國油畫學會及臺陽美術協會之理事長。一生為臺灣的美術推廣極盡心力,貢獻極大,尊稱為臺灣第一代油畫大師,故曾獲「國家文藝獎」特別貢獻獎、行政院文化勳章、1995年獲總統褒揚令與華夏一等獎章。(資料來源:楊三郎美術館) 2021《典藏目錄32》,國立臺灣美術館,頁234-235
2021《典藏目錄32》,國立臺灣美術館,頁234-235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資料更新日期:2024年11月21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授權清單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