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策畫展
典藏查詢
園區雕塑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EN
更多選單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策畫展
典藏查詢
園區雕塑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回首頁
藝術家
甘露水
甘露水
Water of Immortality
雕塑
Sculpture
黃土水
Huang Tu-shui
1895 - 1930
175 x 80 x 40 cm
登錄號
11100943
加入收藏
加入授權
取消授權
黃土水(1895-1930)生於艋舺(今臺北市萬華區)。1915年畢業於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工學師範部乙科,同年又以作品〈李鐵拐〉通過審查免試,入日本東京美術學校雕塑科木雕部,是臺灣第一位赴日學習雕塑之藝術家。1920年以〈山童吹笛〉一作入選第二回帝展,是首位臺籍入選者;隔年以〈甘露水〉(Kam-lōo-tsuí)入選第三回帝展。1922年學成歸臺,又陸續創作〈擺姿勢的女人〉與〈郊外〉入選第四、第五回帝展。1928年開始雕塑〈水牛群像〉,耗時兩年完成,但因過於投入創作,積勞成疾,於1930年底盲腸炎併發腹膜炎後逝世。
〈甘露水〉為黃土水入選第三回帝展之大理石雕塑作品,亦是臺灣首座等比例亞洲女性形象的裸體雕塑,頭部微微上揚、眼睛微張、雙腳交叉、雙手自然垂放於大蚌殼上,如初誕生於這世界的意象,神聖而典雅,腳邊亦有幾顆像是蛤蜊(蚶仔ham-á)的貝類。因其樣貌與姿態,而得俗名「蛤仔精(蚶仔精,ham-átsiann)」,也常使人聯想到文藝復興藝術家波堤切利(Sandro Botticelli)的作品〈維納斯的誕生〉 中的維納斯,但所表達的內涵及美學可說是相當不同。〈甘露水〉濃烈的東方女性形象,正面袒露而展現自信的樣子,以及那像蛤蜊的貝類,都表明著,此作是道道地地的臺灣象徵。
參考資料:
陳德倫(2021年12月16日)。刻劃啟蒙的輪廓──黃土水與《甘露水》,百年尺度的遺產與見證,報導者。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ng-thoo-sui-and-kam-loo-tsui
顏娟英、蔡家丘、黃琪惠、楊淳嫻、魏竹君、邱函妮等(2022)。不朽的青春。臺北市:春山出版。
蔡家丘(2021年10月17日)。傾注百年的孤獨感──再讀黃土水〈出生於台灣〉,BÍ-SU̍T。取自https://bisuttaiwan.art/2021/10/17/%E5%82%BE%E6%B3%A8%E7%99%BE%E5%B9%B4%E7%9A%84%E5%AD%A4%E7%8D%A8%E6%84%9F%E2%94%80%E2%94%80%E5%86%8D%E8%AE%80%E9%BB%83%E5%9C%9F%E6%B0%B4%E3%80%88%E5%87%BA%E7%94%9F%E6%96%BC%E5%8F%B0%E7%81%A3%E3%80%89/
出處:曾祥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3。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甘露水
類別
雕塑
媒材
大理石
創作年代
1919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175 x 80 x 40 cm
版次
1/1
登錄號
11100943
授權方式
公共財領域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黃土水
生年
1895
卒年
1930
黃土水(1895-1930) 1895年生於艋舺(今臺北市萬華區)。1906年就讀於艋舺公學校,而後因家庭因素轉學至大稻埕公學校,1912年考上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工學師範部乙科,1915年畢業後短暫服務於大稻埕公學校,同年獲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之推薦,以作品《李鐵拐》通過審查免試,進入東京美術學校雕塑科木雕部就讀,為首位飄洋日本留學鑽研西洋雕塑之臺灣人。1920年以〈山童吹笛〉入選第二回帝展,成為第一位臺籍的入選者;1921年以〈甘露水〉入選第三回帝展;1922年返臺,又以〈擺姿勢的女人〉入選第四回帝展;1924年以〈郊外〉入選第五回帝展;1925年首次於帝展失利,此後便拒絕送件參賽。1928年著手進行〈水牛群像〉之創作,於1930年完成,但卻因過度勞累,同年底因盲腸炎併發腹膜炎,過世於東京帝大附屬醫院。
陳漢倫,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3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國立臺灣美術館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及個資保護
|
資訊安全宣告
|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網站導覽
資料更新日期:2025年8月28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