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策畫展
典藏查詢
園區雕塑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EN
更多選單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策畫展
典藏查詢
園區雕塑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回首頁
藝術家
廣藝舟雙楫餘論第十九
廣藝舟雙楫餘論第十九
A Writing in Running Style Calligraphy
書法
Calligraphy
吳三賢
Wu San-shian
1964
83 x 140 cm
登錄號
08300226
加入收藏
加入授權
取消授權
釋文:包慎伯以〈般若碑〉為西晉人書,此未詳考也。今按此經完好,在薤山映佛岩,經主為梁父令王子椿,武平元年造,是齊碑也。是碑雖簡穆,然較〈龍顏〉〈暉福〉尚(原書‘就’)遜一籌,今所見岡山、尖山、鐵山摩崖,皆此類,實開隋碑洞達爽闓之體,故〈曹子建碑〉亦有〈般若經〉筆意。六朝人書無露(‘骨’點去)筋者,雍容和厚,禮樂之美,人道之文也。夫人非病 (原 ‘無疾’),未有露筋,惟武夫作氣勢,矜好身手者乃為之,君子不尚也。季海、清臣,始以筋勝,後世遂有去皮肉而專用筋者,武健之餘,流為醜怪,宜元章誚之。 張長史謂:「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非古法也。〈張猛龍碑〉結構為書家之至,而短長俯仰,各隨其體。觀古鐘鼎書,各隨字形,大小活動圓備,故知百物之狀。自小篆興,持三尺法,剪截齊割, 已失古意,然隸、楷始興,猶有異態,至唐碑蓋不足觀矣。唐碑惟〈馬君起浮圖〉,奇姿異態,逈異常制。吾於行書取〈蘭亭〉,於正書取〈張猛龍〉,各極其變化也。本朝書有四家,皆集古大成以為楷。集分書之成,伊汀洲也;集隸書之成,鄧頑伯也;集帖學之成,劉石庵也;集碑學之成,張廉卿也。魯公書如〈宋開府碑〉之高渾絕俗,〈八關齋〉之氣體雍容,昔人以為似〈瘞鶴銘〉者,誠為絕作。蓋魯公無體不有,即如〈離堆記〉若無可考,後世豈不以為魯公書乎?然〈麻姑壇〉握拳透爪,乃是魯公得意之筆,所謂「字外出力中藏稜」,魯公諸碑,當以為第一也。〈聖教序〉,唐僧懷仁所集右軍書,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可謂異才。此與國朝黃𢈪(唐)亭集唐人詩,剪裁紉縫,皆若己出,可謂無獨有偶 矣。然集字不止懷仁,僧大雅所集之〈吳文碑〉亦用右軍書,尤為逋峭。古今集右軍書凡十八家,〈興福寺〉為最,不虛也。此猶劉鳳誥之集杜詩乎?完白山人計白當黑之論,熟觀魏碑自見,無不極茂密者。若〈楊翬〉〈張猛龍〉,尤其顯然。即〈石門銘〉〈鄭文公〉〈朱君山〉之奇逸,亦無不然。乃知 「疏處可走馬,密處不通風」,真善言魏碑者。至於隋唐疏朗雍容,書乃大變,豈一統之會宜爾耶?柳誠懸〈平西王碑〉學〈伊闕龕〉而無其厚氣,且體格未成,時柳公年已四十餘,書乃如此,可知古之名家,亦不易就。後人或稱此碑,則未解書道者也。書若人,然須備筋骨血肉,血濃骨老,筋藏肉瑩,加之姿態奇逸,可謂美矣。吾愛米友仁書,殆亦散僧入聖者,求之北碑,〈六十人造象〉〈李超〉亦可以當之。〈靈廟 碑陰〉佳絕,其「將」、「軍」、「寧」、「烏」、「洛」、「陵」、「江」、「高」、「州」等字,筆墨渾穆,大有〈石鼓〉〈琅琊台〉〈石經〉筆意,真正書之極則,得其指甲,可無唐、宋人矣。 〈惠輔造像(原書‘象’)記〉端豐峻整,峨冠方袍,具官人氣象。字僅三四分,而筆法茂密,大有唐風矣。〈龍門造像(原書‘象’)〉自為一體,意象相近,皆雄峻偉茂,極意發宕,方筆之極軌也。中惟〈法生〉用圓筆耳。〈北海王元詳〉筆雖流美,仍非大異。惟〈優填王〉則氣體卑薄,可謂非種在必鋤者,故舉〈龍門〉,皆稱其方筆也。 魏碑大種有三:一曰〈龍門造像〉,一曰〈雲峰石刻〉,一曰〈岡山尖山鐵山摩崖〉,皆數十種同一體者。〈龍門〉為方筆之極軌,〈雲峰〉為圓筆之極軌,二種爭盟,可謂極盛。〈四山摩崖〉通隸、楷,備方、圓,高渾簡穆,為擘窠之極軌也。〈龍門二十品〉中,自〈法生〉〈北海〉 〈優填王〉外,率皆雄拔。然約而分之,亦有數體。〈楊大眼〉〈魏靈藏〉〈一弗〉〈惠感〉〈道匠〉〈孫秋生〉〈鄭長猷〉沈著勁重為一體,〈長樂王〉〈廣川王〉〈太妃侯〉〈高樹〉端方峻整為一體,(〈解伯達〉〈齊郡王祐〉峻骨妙氣為一體,〈慈香〉〈安定王元燮〉峻蕩奇偉為一體。此段漏書)總而名之,皆可謂之龍門體也。 〈枳陽府君〉筆法之佳,固也。考其體裁,可見隸、楷之變;質其文義,絕無謏墓之詞。體與元常諸帖近,真魏、晉之宗風也。〈葛府君〉字少,難得佳拓,〈寶子〉太高,惟此碑字多而拓佳,當為正書古(‘本’點去)石第一。本六朝筆法,所以超絕後世者,結體之密,用筆之厚,最為顯著。而其筆意勢舒長,雖極小字,嚴整之中,無不縱筆勢之宕往。
款題/印記:歲次癸酉,端陽夏月。節錄康南海廣藝舟雙楫卷四,餘論第十九于旱蓮齋。以稍解胸中暑氣。吳三賢。 鈐印三:吳三賢印(白文)、旱蓮齋主(朱文)、在群書之間(白文)。
出處: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6。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廣藝舟雙楫餘論第十九
類別
書法
媒材
墨、紙本
創作年代
1993年
組件數量
5件
尺寸
83 x 140 cm
登錄號
08300226
入藏年
1994
來源
全省美展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吳三賢
生年
1964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國立臺灣美術館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及個資保護
|
資訊安全宣告
|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網站導覽
資料更新日期:2024年11月24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