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韻羚(1990–),生於屏東,2012年畢業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其與版畫的奇妙緣分,因大二一件紙凹版創作而展開,深深著迷於版畫游移於可掌控及不可預料之間的魅力;2017年,從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就讀研究所期間,嘗試接觸不同版種,並企圖將自身感知反映至創作中。
本作為〈尋一處桃花源〉拼貼系列的首件作品,構圖上採用散點透視手法和S型視覺引導,而留白以象徵雲霧繚繞,作者挪用了中國山水畫的淡泊與逸氣,凍結畫面時間,表達世外桃源的悠遠意境。作者有意識地將情感投射於作品中,畫面左半部,以綿密線條及厚重墨色刻畫台灣山林印象,體現作者對自然的美好想像;畫面右上角排放廢氣的工廠、開墾山林的怪手,將觀者拉回殘酷的現實;更以在漂浮垃圾上享樂的人們暗諷現今人類的生存矛盾——破壞自然環境以換取科技進步,且王韻羚僅畫出人物輪廓,呈現扁平無深度的形象,刻意營造與細膩描繪之背景格格不入的怪誕,蘊含如同華鐸(Katsushika Hokusai,1760-1849)在華美背後的諷刺,加深理想與現實的鮮明對比;畫面下方三分之一處的海浪,也以葛飾北齋(Katsushika Hokusai,1760-1849)〈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裏〉為發想,翻滾浪花變異為上千隻小手,暗喻自然的反撲與人類的反噬。
版畫簽名:A.P。桃花源。王韻羚。2016。
出處:林建志、游惠遠,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