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的概念成為80年代前衛的象徵可以追溯自二戰之後,各類藝術表現不限於直接描繪自然世界的具象為目標,而是通過形體、顏色或構圖來傳達藝術家的內心意象及情緒,並以作品激發觀者的想像,啟迪人們的思維。因為自我表徵通常具有反叛性,超脫及逃避現實等特色,創作時可謂盡其在我,欣賞時就難免因個人的背景見解而產生認知的差異,而「見仁見智」的結果,就有可能「各說各話」了。
李茂宗早期掙脫傳統瓶罐器皿的桎梏,由「破形而立」的扭曲變形,到土板曲折成形,一路走來蛻化的轉變遞進有跡可循。「四季之A6」應是泥板密集摺疊之後,拍打、擠壓、鋼線切割成立方體,摺曲的側面顯現泥板彎曲的線條和空間,特別是其中一相較平滑的面向彷彿包含著一個突出的卵形,似有某種期待或憧憬呼之欲出,名為四季,也許就是一個提示,季節的更迭,總有新事物等待問世。
出處:沈東寧,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