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瑛 (1922-2011),畢業於福建師專藝術科,1948起任教於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凡40載。早期以寫實風格的黑白木刻版畫見長,50年代在反共抗俄的文藝方針指導下,參與政治宣傳意味濃厚的戰鬥木刻。60年代起受到現代藝術潮流的影響,轉向抽象版畫,開啟他探索新的拓印技法和多元媒材應用的時代。80年代他創作了最具代表性的「石之頌」系列,運用獨特的技巧,複雜的工序,以紙板表現出仿如石頭表面的紋理和質感,驚豔藝壇。90年代他投入於複合媒材的研究,直接以不同紋理的現成木塊入畫,不僅為他的創作替上嶄新的面貌,也為臺灣當代藝術注入更多的可能。周瑛在創作「石之頌」系列的七、八年間,不斷地尋求自我突破,思索各種創新的可能。如同這件〈作品87-X〉中上方的大型塊面所示,他以更複雜的造形來表現如繪畫般的揮灑筆觸,其所展現的Z形動勢,和下方較小塊面的懸浮靜態,共構一個疾徐並存的空間。其中的元素看似錯落,實則有序,形成一互動微妙的有機整體;墨色的濃淡分佈也使得畫面的深度產生類似透視的趣味,向中心的遠處逸去。這一年,周瑛第二度獲得「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文建會主委獎。
出處:康輝安,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