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
淡水河渡船 Tamshui Ferry
攝影 Photography
李鳴鵰 Lee Ming-tiao 1922 - 2013
38.2 x 56.2 cm
登錄號 09801149
李鳴鵰(1922-2013)生於桃園,年輕時曾在叔叔所經營之「大溪寫場」當學徒(師仔sai-á),在之後又至臺北「富士寫真館」工讀,這些影像工作經驗積累後,都化作李氏開啟攝影生涯的重要因素。1940年為追求學業,曾短暫赴中國嶺南美術學塾學習繪畫,隔年爆發太平洋戰爭,便受徵召入伍。戰後返臺於臺北開設「中美行照相材料部」(後更名「中美照相器材行」),期間除拍攝眼中的常民生活,記錄歷史畫面外,亦積極推動國內各式攝影活動,是臺灣攝影圈的重要推手之一。
〈淡水河渡船〉為一黑白紀實照片。此作攝於1948年,為返臺後定居不久所攝影之作品,此時期的李鳴鵰常騎著腳踏車(鐵馬,thih-bé),帶著羅萊(Rolleiflex)雙眼相機沿著淡水岸邊拍攝。畫面中一行人正搭乘小船渡河,船上包含了一名擺渡人(擺渡:撐渡,thenn-tōo)及三名乘客,擺渡人頭戴斗笠,手持著長竹竿控制船的前進,幾名乘客則各望向不同方向,幾乎無互動的休息,等待船隻靠岸。而有趣的是,船上除了人員外,亦有兩輛腳踏車,其中一臺掛在船尾的甚至是載客用三輪車(sann-lián-tshia),可以想見一艘小船的承載量相當驚人。渡船在早期臺灣曾經是一筆「好生意」,但隨著時代的推進,橋樑廣為搭建後,此小型渡船便以觀光為主要目的營運,而非運輸人員。這樣的歷史軌跡,雖然在現今以難以看見,但透過李氏的相機,將此景傳遞給這時代生活的人們。

參考資料:
林于煖(2021年5月5日)。全臺僅存的人力擺渡口—新店渡的故事。琅琅閱讀。取自https://reading.udn.com/read/story/7009/5412457

曾祥婷,「國家語言推廣作品詮釋撰研計畫」,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23。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淡水河渡船
類別
攝影
媒材
黑白照片、紙基、沖印
創作年代
1948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38.2 x 56.2 cm
版次
5/5
登錄號
09801149
入藏年
2009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生年
1922
卒年
2013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資料更新日期:2024年11月21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授權清單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