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國棟(?-1941),榜名蘊琛,字韻川,號園叟、柳烟老人等,廣西融縣人。光緒二十一年(1895)進士,選庶常,改知縣,擢麗江府知府。清亡後,漫遊南洋諸埠,數至臺灣;晚年往來京津之間,鬻書自給。工詩書,善行楷,有《東寧酬唱集》行世。
本幅紙本作品以水墨寫景,通幅見兩瓶花卉前後布置,前為菊花,後插藤葉一類。畫家以渴筆皴擦出花瓶上的冰裂紋,襯托出枝葉的淡雅清香。歲朝清供、博古圖是清代臺灣傳統鄉紳喜愛之題材,日治時期仍然受到文人雅士歡迎,它既是畫平日生活所見靜物,卻有別於當時寫生畫風,保有傳統筆墨趣味。此幅博古花卉不僅在用筆上呈現金石趣味,更於題詩中加入秋菊與陶淵明(365-427)典故,增添節令氣息。
右上作者款識 :「得月精神發,秋氣入華園,滿庭冷涼吟,獨愛淵明飲。辛巳仲春月,偶閱石圖大意。柳烟老人畫於海上靜軒。」鈐印 :白文「江國棟印」、朱文「乙未翰林」。
參考資料:安季邦編輯(1976)。百家翰林書畫集。臺北 :禹甸文化事業。
莊素娥(2008)。揚州八怪對臺灣早期水墨畫的影響。藝術學,24,77-103。
鄭國瑞編(2009)。臺灣書法家小傳(1662-1945)。高雄 :高雄復文圖書。
出處:巫伊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作者詳情
江國棟(約1860-1944年後),原名江蘊琛,字韻川,號園叟、紉軒,廣西融縣人。1895(光緒二十)年進士,選庶常,改知縣,官至麗江府知府。民元鼎革後,漫遊南洋各地,曾數次至臺灣,居住於臺南數個月。晚年往來京、津之間,鬻書以自給。工詩、書、畫,書法擅長行楷,著有《東寧酬唱集》。
黃冬富,「臺灣早期書畫藏品策展研究計畫藝文勞務採購案」,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