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創作中與不同對象的溝通,和與各種產業合作之下,發現更多產業的故事,我發掘的是個體(創作者)如何在這個廣大的社會、和社會性界面中流動與轉變,讓這成為我創作的方法與角度,同時也是創作者這個主體性的重新置位。《深度》作品則是我與手工製作的眼鏡師傅合作,讓產業與創作者不僅能和大眾對話,同時也是自我學習,這也讓我不段思考,如何在藝術議題之下,找到個體產業的發聲權,讓這些產業也能再不同的領域被看見,被關注!作品《深度》也透過運用物件、選擇物件、操作物件的方法,改變事物的特質而重新理解事物本身的狀態,物件成為縫合異質性文化經驗的關鍵事物。《深度》則是簡而有力帶出80後我們面對事情的看法,同時作品藉由藝術家的創造力,改變生成新的的樣貌,藉此討論藝術創作轉換材質與轉換價值的可能性。
出處:吳建興,《青年藝術家作品購藏計畫作品專輯.2014》,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5,頁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