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瑪悧(1957-)出生於臺北,是首批代表臺灣參與威尼斯雙年展和首位獲國家文藝獎的女性藝術家。1985年從德國杜塞道夫國立藝術學院畢業回國,見證臺灣從威權轉向民主化的抗爭,將性別、族群等議題融入創作。後著手社群藝術,將人們相互溝通至展現成品之過程視為作品的一部分,如:「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等結合社區發展與環境生態之行動實踐。
本件作品創作之際正值臺灣解嚴後社會動盪不安、抗爭頻發之時。在歐洲留學五年期間,吳瑪悧接觸到各派藝術思潮和將藝術應用於社運的波依斯(Joseph Beuys, 1921-1986),促使她後來大肆採用「現成物」作素材,批判美術館機制的手法,在1991-92年被吳瑪悧應用於《民主的花瓶》和《咬文嚼字》等作控訴政治與媒體,本作亦讓人感受到相似意涵之投射;刀子被紅色絨布包裹住整體,利刃原有的鋒芒被握把上熠熠生輝的白珠光澤取代。乍看下似高貴、純潔且無殺傷力,然而外表的遮掩,卻無法改變它內在仍是一把刀的事實,薄布隱去鋒利卻難以阻擋傷害。碰觸後就算湧出陣陣鮮血,紅布也會成為它最好的偽裝,讓傷者無從申訴。由此,原先日常隨處可見的刀子被藝術家挑選、加工挪用並轉化成全新意涵。
出處:黃宜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