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策畫展
典藏查詢
園區雕塑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EN
更多選單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策畫展
典藏查詢
園區雕塑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回首頁
藝術家
漢宮
漢宮
Han Palaces
版畫
Print
李錫奇
Lee Shi-chi
1938 - 2019
42.7 x 63.4 cm
登錄號
09300165
加入收藏
加入授權
取消授權
李錫奇(1938-2019)出生於1938年的金門,1955年進入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校藝術科就讀,在校學習期間,他也經常將版畫創作投稿至香港《祖國》雜誌,並得以在封面刊載,同時,他也回憶道:「當時何鐵華舉辦了一場『自由中國美展』…為了參加『自由中國美展』,我開始在學校利用木刻創作現代畫」,而秦松(1932-2007)正是透過此機會找上了李錫奇,邀請他在1959年與陳庭詩(1913-2002)等人共組「現代版畫會」。
在《漢宮》中,李錫奇以粗黑、規整、樸拙的線條,刻劃出中式建築的式樣,建物填滿了畫面,平扁的樓梯成為建物間連結的媒介,捨棄了透視法的使用,反覆地以橫線、直線、弧線鋪陳各元素,構圖上極為飽滿,強調「平面性」的畫面特色。由上述李錫奇從事版畫創作的經歷可以了解:其「現代版畫」的創作,除了個人因素的考量外,與何鐵華(1909-1983)短暫在臺灣所推動的現代藝術運動,在脈絡上有著密切的關聯性。
出處:陳嬿晴,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漢宮
類別
版畫
媒材
凸版版畫/木版/雕版
創作年代
1959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42.7 x 63.4 cm
版次
AP
登錄號
09300165
入藏年
2004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李錫奇
生年
1938
卒年
2019
李錫奇(1938-2019)出生金門,1955年入「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學院藝術科」(今「國立臺北教育 大學藝術與㐀形設計學系」)就讀,其與現代藝術的深入接觸始於1957年在臺北新聞大樓參觀首屆「東方畫展」,1959年與秦松(1932-2007)等人組成「現代版畫會」,1964年與韓湘寧(1939-)赴日參加「第四屆東京國際版畫雙年展」,1960年代中期,李氏成為「東方畫會」的重要活躍份子。1966年與辛鬱(1933-2015)等人共同發起「現代藝術季」,是1950年代末的現代繪畫運動中,現代詩與現代畫結合的延續,而李錫奇與現代詩人的緊密連結也體現於其創作之中。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李錫奇主要從事「現代版畫」的創作,風格上強調平面性、線條性,具有「可複製性」特點,如:《山城》(1958);1964年《降落傘》系列利用降落傘布沾抹顏料,結合甩、打的肢體動作,在畫面上留下即興的紋理,使得此系列不再具備版畫的「複製性」特質;1965至1967年,《本位之一》(1966)、《戒賭》(1967)等皆使用現成物(Ready-made),將牌九、骰子等現成物放大尺寸、重新拼組後,使物件喪失功能性,「賭具被視為藝術品」則有模糊高低級藝術界線的意味。1960年代末《本位之三》(1968-1969)及「七〇超級大展」展出的裝置作品,共同之處在於注重時間性的表現,前者透過十幅連作的造形變化,呈現循環過程, 後者以蠟燭點燃至結束而成,過程具有表演性質。1970年代初期,「月之祭」是李錫奇與詩人古月(1942-)相輔完成的系列版畫,書法性的思考亦自此逐漸進入李氏的創作,往後《日記》、《時光形》、《頓悟》系列皆為此脈絡的延續。1990年代,李氏接觸到中國楚文化的漆器,成為 他創作漆畫的契機,《遠古的記憶》、《鬱黑》、《後本位》系列皆為漆畫的實踐之作。各階段創作的「變異」是窺探李錫奇藝術脈絡的重要途徑。此外,李氏亦為數間畫廊的主持者,致力於現代藝術推動與海外藝術家引介,填補1980年代美術館時代未/初來臨時的間隙,為畫壇注入新血。長期推動臺灣現代藝術運動的成就,也使他獲邀擔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並於2012年獲頒國家文藝獎。 出處:陳嬿晴,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陳嬿晴,「108年度李仲生及五月東方畫會史料研究暨描述資料撰研計畫」,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國立臺灣美術館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及個資保護
|
資訊安全宣告
|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網站導覽
資料更新日期:2024年11月21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