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策畫展
典藏查詢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EN
更多選單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策畫展
典藏查詢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回首頁
藝術家
橋下風景(溪岸)
橋下風景(溪岸)
Scenes under the Bridge
油畫
Oil Painting
詹益秀
Jan Yi-shiou
1931 - 1998
53.0 x 65.3 cm
登錄號
08500121
加入收藏
加入授權
取消授權
這幅稻禾黃的《橋下風景》,是詹益秀於1958年所畫的一幅油畫作品。畫面所表現的溪岸風景,是以夕陽的光輝作為整張畫面的色彩來源。從此畫的筆觸和色彩來看,畫風上完全呈現出法國印象派所追求的藝術表現。在古典繪畫裡,色彩往往是在色盤調好顏色再上於畫布,但印象派受到當時「光學」的科學理論啟發,認為視覺可以混合在畫布上的相鄰色彩,也就是說,調色的工作不在畫盤上進行,而是在觀看中完成。所以以印象派理念繪畫的作品,往往所呈現的色彩是極微調與複雜的組成,就像秀拉(Georges Seurat, 1859-91)所堅持的點描畫法一般。反觀這幅《橋下風景》,自由不拘束的筆法,與莫內(Claude Monet, 1840-1926)晚期的筆觸一樣,是以內心情感作為前導的創作模式,面對本以理性思考構成畫面色彩的初期印象派來說,這裡黃色躍動的畫面,更傳達了一種極具消失感的印象倩影。
出處: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橋下風景(溪岸)
類別
油畫
媒材
油彩、畫布
創作年代
1958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53.0 x 65.3 cm
登錄號
08500121
入藏年
1996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詹益秀
生年
1931
卒年
1998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國立臺灣美術館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及個資保護
|
資訊安全宣告
|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網站導覽
資料更新日期:2025年11月9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