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
默象十二 Silent Image ⅩⅡ
版畫 Print
廖修平 Liao Shiou-ping 1936
96.5x72cm
登錄號 11000420
廖修平(1936年—)生於臺灣臺北。臺灣版畫家,為臺灣現代版畫先驅,被譽為「臺灣現代版畫之父」。1948年入大同中學,受其師吳棟材啟蒙,開始正式習畫,曾與張萬傳有短暫的師生緣。1955年考入臺灣省立師範大學美術系,課餘在李石樵畫室習畫。1959年大學畢業,至實踐家專實習一年,任陳慧坤老師的助教。1960年加入「今日美術協會」。1962年,與吳淑真結婚,3月廖修平赴日本國立東京教育大學(筑波大學前身)繪畫研究科學習,接觸石刻(Lithography)與木版畫,向高橋正人學習色彩學、構成原理和基本設計,逐漸深入現代藝術。1965-68年旅居巴黎,並進入版畫17工作室研修一版多色(viscosity color print)技法,受教於創始者威廉.海特(Stanley William Hayter 1901-1988)教授。1968年,廖修平結束在法國巴黎的藝術家駐村;年底因美國邁阿密現代美術館的個展邀約,移居紐澤西,並進入普拉特(Pratt)版畫中心學習與創作。隔年轉往羅伯特.布雷克朋(Robert Blackburn1920-2003)「創意版畫工作室」(The Creative Printmaking Workshop )專注創作。1973-76年回臺灣提倡現代版畫。
作品〈默象十二〉作於1999年,是類木刻(Quasi-woodcut)製版,凸版方式單色印製。廖修平於1998年獲國家文藝獎,回臺領獎時,觀看臺灣社會窮奢極侈的表象,極為痛心;1999年起,放下原本高彩度的運用,改以黑白的色調創作,再加上921大地震的衝擊,沉默的廖修平開啟《默象》與《結》系列作品,默象在畫面還留有生活的符號,再配合繩結作為象徵,象徵內心的糾結;《結》系列則僅是繩結纏繞著窗框或門框為架構。以一支鐵鎚、一根釘子、一塊三夾板,在版面一敲打、一凹陷,剛柔並存,擊出內心的不滿與對這塊土地的疼惜,藉創作之行為表露作品之內容。2002年返臺定居並繼續繪畫和版畫創作。
出處:黃郁生,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5。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默象十二
類別
版畫
媒材
版畫 紙
創作年代
1999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96.5x72cm
版次
3/12
登錄號
11000420
入藏年
2021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生年
1936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資料更新日期:2025年9月15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授權清單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