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修平,1936年生於臺灣臺北。1959年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1962-64年留學日本。1965-68年旅居巴黎,並進入版畫17工作室研修一版多色(Viscosity processes in color printing)技法,受教於創始者威廉.海特(Stanley William Hayter 1901-1988)教授。1973-76年回臺灣提倡現代版畫, 1968年底移居美國並進入普拉特(Pratt)版畫中心學習與創作,原在法國巴黎17版畫工作室習得的一版多色凹凸併用的技法,在此轉化為金屬版腐蝕,凹版印製,與非金屬版(主要是紙版)凸版方式印製,呈現不同版種套用的「併用版畫(Combined print)」;
〈喜〉作於1973年,以白色高磅數的紙張為載體,畫面中央以網版印刷出紅綠塊面,再以頗具個人代表性的「生活」符號,透過木版或紙版刻出浮雕效果,再將紙張覆蓋於上,經壓印機壓印,製造畫面立體浮凸效果。此技法起於1971年,當時以厚紙版或木版為模版,紙張為載體覆蓋於上,再藉壓印機的高張壓力製造空壓浮凸(embossing),呈現浮雕的效果,創作走向複合版畫(Multiple print)之領域。
出處:黃郁生,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