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
世人見「象」之美,以「美」名之,智者見「象」不見「美」。是人執「美」不見「象」,如是「象」中無「美」、「醜」,唯心執「美」起認知﹙美之為美﹚,見「象」「美」者,心有「醜」相,見「象」「醜」者,心有「美」相,清淨心中起妄相,是「美」是「醜」各自覺﹙斯惡矣﹚。
天下皆知善之為善善斯不善矣
世人見「象」之善,以「善」名之,智者見「象」不見「善」。是人執「善」不見「象」,如是「象」中無「善」、「惡」,唯心執「善」起認知﹙善之為善﹚,見「象」「善」者,心有「惡」相,見「象」「惡」者,心有「善」相,清淨心中起妄相,是「善」是「惡」各自說﹙斯不善矣﹚。
天下皆知真知為真斯假矣
世人見「象」之真,以「真」名之,智者見「象」不見「真」。是人執「真」不見「象」,如是「象」中無「真」、「假」,唯心執「真」起認知﹙真之為真﹚,見「象」「真」者,心有「假」相,見「象」「惡」者,心有「真」相,清淨心中起妄相,是「真」是「假」各自說﹙斯假矣﹚。
有所知者,有所不知
藝術家有「美」的「認知」,但不清楚「認知」為何事?
道德家有「善」的「見解」,但不明白「見解」為何事?
哲學家有「真」的「看法」,但不知道「看法」為何事?
有自己「認知」的人,看不見他人不同的「認知」。
有自己「見解」的人,看不見他人不同的「見解」。
有自己「看法」的人,看不見他人不同的「看法」。
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智者見「象」,心無「認知」、「見解」、「看法」。但明白「認知」就是「見解」,就是「看法」,就是「心相」。
沒有自己「認知」的人,可以看見他人不同的「認知」。
沒有自己「見解」的人,可以清楚他人不同的「見解」。
沒有自己「看法」的人,可以看見他人不同的「看法」。
如果見「象」,無關「真」、「假」,則見「純真」。
如果見「象」,無關「善」、「惡」,則見「至善」。
如果見「象」,無關「美」、「醜」,則見「唯美」。
出處:彭光均《青年藝術作品購藏徵件計畫入選作品專輯.95年》,臺北:文建會,2006,頁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