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是經歷純化、簡潔化、變異過的造形,明顯呈現「立體派」雕塑風格,「團塊」方整,依然存在著雕塑傳統的充實感和量感。就雕塑藝術而言,立體派算是較具有「流動性和生機主義者」。在打破二度空間,造就三度空間上,在打破單一視點,造就多視點上,最能迎合雕塑藝術的開發。雕塑家創作過程中,用心智構組形象,去蕪存菁,探究各種可能性,會有新造型和新內容,當下的感覺(sense)勝過既存的預想(preconceive),這時,就不是藝術家對物體(對象物)的「轉譯」而已。本作品,就物象的再現,是藝術家探索下的成品。
《小狗》作品召喚出精神性的形貌,狗的姿勢是馴服的,是有教養的;而作品之外的人是體貼的;人與狗之間是良性互動的。有時,對於活物造型的過分雕琢和拆解重組,不免掉入「物化」的陷阱,而成為「玩物」;所以神態的把握,才是「回生」的保證。「寫實」雖忠於現實,但也常陷於「僵化」和「造作」,總之,藝術元素的掌握,才是重點。
出處:劉坤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