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
上下左右中
複合媒材 Mixed Media
韓湘寧 Han Shiang-ning 1939
275 x 275 cm (90x90cmx5p)
登錄號 10900005
韓湘寧(1939–),生於四川重慶,1960年畢業於臺灣省立師範大學藝術系(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為「五月畫會」一員,1976年入選赫須巨集博物館的「建國兩百週年移民藝術家特展」、1964年「第四屆東京國際版畫雙年展」等。他利用不同的媒材:油彩、噴墨輸出及油墨拓印等,展現豐富多元的樣貌。
此為1966年作者在台灣創作的現代藝術作品,原本的畫面底色為白色,但因時代久遠,材質變色導致變成泛黃的背景。此作品利用了五個正方形畫布以十字線譜方式組成,畫面結合中國甲骨文元素和天圓地方的符號性。甲骨文象徵中國傳統文字起源,「天圓地方」體現了中國古人的時空觀念,描述了宇宙的自然規律,兩者代表中國傳統宇宙世界觀。位於左側畫布的左下方落款:「湘寧 HAN 1966」,下鈐白文印:「韓湘寧」。在位於左右上下的畫布中皆有著黑色半圓形且不完整的拓繪,而中央的畫布為圓形。在這些半圓、圓形裡可看見明顯的拓印痕跡,它們貌似甲骨文卻是無法辨識的符號以及紙張上拓印皺摺痕。作品整體給人泰若自然且和諧穩定之感。
出處:翁瑄孺,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上下左右中
類別
複合媒材
媒材
油墨、紙本(裱於畫布)
創作年代
1966年
組件數量
5件
尺寸
275 x 275 cm (90x90cmx5p)
登錄號
10900005
入藏年
2019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生年
1939
韓湘寧(1939-),生於四川重慶,1960年畢業於「臺灣省立師範大學藝術系」(今「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美術系」),並加入了「五月畫會」,此時期創作多探討空間、㐀形的抽象畫。韓氏的創作突破了繪畫的疆界,藉由不同的媒材:油彩、噴墨輸出及油墨拓印,展現豐富多元的樣貌,從形式與框架中解放了繪畫,他的創作帶有影像的紀錄,不去定義「繪畫」的形式,他認為「創作不要限制媒材」。於1967年定居紐約,韓氏可說是早期以噴槍為工具的創始者之一,將壓克力顏料噴在畫布上;1965至1966年他以超八釐米(Super 8mm film)攝製實驗電影《今日開幕》、《跑》;1969年創作「極簡系列」;1971年之後,他結合極淡彩技法、新印象派(Neo-impressionism)秀拉( Georges-Pierre Seurat, 1859-1891)的構圖與視覺寫實攝影,以紐約建築物、人物為主題,強調個性內斂冷靜的感覺。當時正於照相寫實主義(Photorealism)的風潮,他亦以噴點噴於畫布上,發展出一系列「極淡紐約城景」作品,開創出獨特的照相寫實繪畫的個人語彙,此系列預示著筆點技法風格。韓氏風格具有觀念藝術的特質,於1989年開始,他來到中國安徽,拍攝黃山,開啟了他「回歸傳統」的思維下,以個人風格的「墨點」畫出《黃山》系列創作,使他遊走於古往今來的時空。描繪出傳統水墨畫中奇峰秀崖、層巒疊嶂、渾然天成之氣勢。1987年之後,他藉由「中國題材」找到安身立命的根源,展現出歷史性場景;1993年藉影像科技創作出「臺灣力量」系列,質疑「正宗」藝術的地位。1994年他首度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階段性的個人回顧展,他認為,藝術並非只有對象物的描繪,當今沒有東、西方的劃分,他瀟灑地四處展覽、旅行,勇敢追夢、隨遇而安創作;2006年於雲南大理設工作室,2010年他往返於臺北、中國大理與紐約,進行地面拓印,創作出「韓湘寧行旅圖」系列,2011年起經常飛越兩岸三地工作與生活,創作出「自畫像」系列,強調生活和藝術的一致、個人與世界之一體,其創作樣貌無疑是世界文化的產物。 出處:彭康家,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彭康家,「108年度李仲生及五月東方畫會史料研究暨描述資料撰研計畫」,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9。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資料更新日期:2024年11月23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授權清單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