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澄(出生於中國大陸,年代不詳),學生時期已是「全國木刻協會」會員,六十年代前往巴黎隨名教授 G. Bores學習油畫,1968年赴紐約深造金屬凹版畫,累積深厚的藝術功底。1970年在夏威夷檀香山設立工作室,又於1991年在紐約曼哈頓設立第二工作室。在景致優美的夏威夷期間,他的作品以風景畫居多。九十年代到紐約後,他將藝術焦點轉移到都市文明上,深入社區體驗底層生活,作品題材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力。懷著藝術反映現實的創作理念,他運用波動性、變化性的技法與形式表達內心意識的變化,走過了寫實、抽象、半寫實半抽象的探索之路。中西融合而一,是其畫作的特色。他曾八次獲得夏威夷政府文化藝術基金獎;檀香山市長頒發的「藝術成就榮譽獎」;美國夏威夷水彩畫家協會金牌獎、銀牌獎;檀香山美術博物館優異獎;美國國際木刻版畫金牌獎。此外,作品也多次入選國際重要展覽如:挪威國際版畫雙年展;西班牙國際版畫雙年展;韓國國際版畫雙年展;巴黎春季沙龍;日本東京都美術館版畫家協會年展;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洛杉磯版畫家協會美國版畫雙年展;檀香山美術館美國版畫雙年展等。〈月之那邊〉作於1988年,畫面上方的天空,應以手繪方式畫於版面,再套印於作品,具有單刷版畫(monoprint)之特性。作品以三件合併成幅,切割的畫面、轉折的地帶,形成觀看的障礙,也喚起觀者試圖想像連結的空間。用色、明暗對比強烈,刀法粗獷與細膩並置,展現浩瀚寬廣、無邊無際的大地。
出處:黃郁生,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