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銘哲(1948-)生於宜蘭冬山,自高中畢業即立志踏上美術的道路,但當時因不擅石膏像炭筆素描,無法順利進入學院受正規美術教育。但也因如此,不受學院框架的黃銘哲,創作風格多元,作品可說是自我的人生傳記。其早年創作多以鄉土寫實風格為主,而後其關心的議題又自鄉土轉向都會生活,但唯一不變的皆是以「人」做為其主要創作之題材。
此件〈會飛的臺灣土狗〉為不鏽鋼雕塑作品,整件作品皆覆蓋著紅色烤漆。自詡為臺灣土狗的黃銘哲,以自身形象作為投射對象,透過簡化、變形及擬人化的方式,將作品建構成一隻雙腳站立、面帶護具、展開雙翅,並站在平臺邊緣,隨時準備起飛狀態的臺灣土狗(土狗仔,thóo káu-á)。臺灣土狗的正式名稱為臺灣犬,起源於高海拔地區原住民所飼養的獵犬,其反應靈敏動作迅速,外型幹練優美,對環境的適應力較多數犬來得高,即使在日夜溫差大的臺灣山區,也總是能好好適應,且忠心不二,黃銘哲亦期盼自己能夠展現這樣的生命力,故此作品不僅是抒發個人心志,亦是對自己未來的期望。
參考資料:
吳垠慧(無日期)。「台灣土狗」黃銘哲 勇追藝術夢,伊通公園。取自http://www.itpark.com.tw/people/essays_data/163/450
曾祥婷,「國家語言推廣作品詮釋撰研計畫」,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