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使用過調味罐、醫療劑藥的舊瓶子,原應被丟棄、遺忘,在此卻反轉其廢棄的宿命,變成被供奉、凝視的對象。瓶子從內部塗上黑色,變成難以穿透內在奧秘的神秘物件,它們光滑的斧作痕跡與腐朽木塊滿佈時間年輪的肌理,形成一種文明物/自然物的對應關係,兩者各有自已獨特的生命歷程,兩者在此聚合,既產生一種相互辯證的氛圍,也形成相互連結的新生命形態。此作是一件取材自現成物的集成雕塑,也是以生活廢棄物所集結而成的環保紀念碑。藝術家的創作策略,是把原本廉價、熟悉到幾乎完全忽略的日事物,轉化為懸疑性的神聖遺跡,以喚起觀者對土地生態的關懷。
出處:蔡昭儀,《巨視‧微觀‧多重鏡反:解嚴後台灣當代藝術的思辯與實踐》,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6,頁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