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智信1936年生於臺南縣歸仁鄉紅瓦厝仔。1955年臺南師範藝師科畢業後任教於新化鎮那拔國民學校,由於環境上的不適應,在當兵四個月之後,轉任關廟國小,在吳晚得校長的支持下,竭盡心力積極推動美術教育與版畫教學,1965年榮獲全國美術教育特殊貢獻優良教師獎,1996年獲中華民國版畫學會頒贈「金璽獎」、第十九屆吳三連西畫類藝術獎;藝術創作多元且未曾間斷,早期致力於版畫,擅長木刻,黑白為主或水印添加手繪上彩,進而轉向類木刻(橡膠版多版套色,或三夾板大幅版畫),以《迎媽祖》一幅最為震撼,堪稱世界最長版畫。林智信版畫創作專攻凸版,特別喜好雕刀行走於版面、使勁刻鑿的觸感與其留下的刀痕;取材皆來自臺灣農村景象以及傳統民俗風情。
〈搖孫仔〉作於1979年,入選義大利國際版畫展;記錄臺灣1940至1960年代獨特的竹製搖籃與這時代的社會現象──青壯年的父母忙碌於生計外出奔波,留下年邁的祖母在家照顧年幼的孫兒。此作為多版套色,留白的背景與時斷時續的灰色邊框,有如一只陽刻的圖章,印記著時代的景象。老祖母的穿著、頭飾與竹搖籃,在刀法的去留之間顯露質感、肌理與歲月的痕跡,也記錄了臺灣歷史中永恆的象徵文物。
出處:黃郁生,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