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超在國立故宮博物院擔任研究員時因見到中國文物-宋代結晶釉被收列在日本的博物館中,但是在故宮卻沒有收藏,因此下定決心研究結晶釉。研究之後發現了比氧化鐵更多樣結晶作用的氧化鋅,便辭去故宮工作,專職於研究結晶釉。在研究過程中,孫超對於自己的作品有高度的要求,只要有瑕疵便會打掉,即便送人也不願意,使作品一直都在高品質之上。他所研究的結晶釉都是以開出大花為主,加上自己研發「晶種植入法」,可控制結晶部位與大小,使作品在燒製後能更接近自己的想像。
作品為在四塊陶板上做出結晶釉的潑墨效果,承襲了中國水墨畫風的灑脫,並結合鮮豔卻有不凡花樣的結晶釉色,體現了當代水墨的精神,與不同媒材的碰撞延伸出新的藝術表現。
出處:廖瑞章,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