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上線索的安置,尋求均質的模糊邊界與微顯的符號圖像,這些索建立於可辨識與不可辨之間的曖昧關係,當觀者試圖以既有的觀覺經驗閱讀時,經常導致知識經驗依附的障礙或是斷裂,如同進人某種溝通門檻前,愕然停止,呈現一種即將被九解但卻又無法明晰的背離狀態。在繪畫的行動上,不著痕跡的筆觸處理 ,色調的細微變化以及光線的隱隱透出,試圖以極為不起眼的態度表現出畫作的獨特性格,透過理性的圖像構成與優雅的情境安排,展現出的是儉約而迷人的雙生結構。
出處:吳東龍,《文建會「92年青年繪畫作品典藏徵件計畫」入選作品專輯》,臺北市:文建會,2004,頁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