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
磁帶音樂:傳中版 Tape Music—Traditional Chinese
觀念藝術 Conceptual Art
林其蔚 Lin Chi-wei 1971
視場地而定
登錄號 10800260
林其蔚的《磁帶音樂》系列作品,目前已於國內、外各大國際展覽中演出過四十多次,繡有字音的緞帶亦有七種版本,為林其蔚作品中最為人所知且深受好評之作。此系列作始於2004年臺北聲納國際科技藝術節的聲音藝術表演,林其蔚於那次表演中,捨棄原本表定的電子音樂演出,改透過挑釁、煽動誘發現場觀眾的尖叫甚至噓聲等「各式聲音」。於此,實已碰觸到其之後進一步延伸對「召喚」與「製作」聲音間差別的議題。「音腸」便是於此所發展而出之表現手法,所謂「音腸」,為藝術家於一條極長的黑緞帶中,繡上一連串的中文單字與其羅馬拼音,藝術家將緞帶傳至最靠近他的觀眾手中,並於觀眾席間傳遞。並要求觀眾即時唸出傳遞過程當下所看到的字音,直到那長緞帶如腸子般迴繞佈滿於會場同時,觀眾的誦唸聲,亦共同集結形成一股和聲「音場」迴盪於空間之中。故藝術家於過程中,似乎隱沒於整個機制當中,本應為觀察或旁觀者的觀者身體,反成為作品中被聚焦的內容主體,亦以此呼應其對體制與權力關係進行顛覆性的轉化思考與表現。
出處:馮勝宣,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磁帶音樂:傳中版
類別
觀念藝術
媒材
聲音裝置(緞帶、刺繡、金屬軸承、高級花梨木)
創作年代
2004年 ~ 2016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視場地而定
版次
1/3+1AP
登錄號
10800260
入藏年
2019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生年
1971
林其蔚 ,1971年生於臺北。1994年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畢業,2002年法國國家當代藝術工作室畢業,為臺灣噪音藝術的開路先驅之一。1989年,加入輔大一個左傾文學社團「草原文學社」,其間接收各式左派的批判思潮以及積極參與當年臺灣社會中的各學運抗爭,在這文本與現實情境的互文對照之衝擊下,塑立其之後作品批判與顛覆的基本調性。1992年,林其蔚與劉行一、陳家強合組了臺灣第一個噪音藝術團體「零與聲音解放組織」,且於1995年與藝術家吳中煒策劃了第二屆「破爛藝術節」(又名「臺北國際後工業藝術祭」)。而其除了聲音藝術外,創作類型亦含括表演藝術、行為藝術、紀錄片以及繪畫等。 出處:馮勝宣,2021,《典藏目錄32》,國立臺灣美術館,頁246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資料更新日期:2025年4月4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授權清單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