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智信1936年生於臺南縣歸仁鄉紅瓦厝仔;1952年進入臺南師範藝師科,深受導師張麟書木刻技法的吸引而走向版畫創作旅程。之後,《豐年》雜誌半月刊主編楊英風頗為肯定林智信黑白木刻,並選用了其作品登載於刊物版面,更增添林智信對木刻版畫的熱情。1955年南師畢業後從事國小美術教育、推廣版畫藝術;教學之餘,持續創作投稿,題材多以反映時代風情與鄉間生活樣貌,主要作為插圖之用,已逐漸展現深厚素描功力與成熟的刀刻技法。1972年開始轉向大畫幅的油性印墨、多版套色,並積極參與國際性版畫徵件,捨棄較纖細的刀刻筆觸,而改以著重色彩塊面的堆疊,構造畫面層次、呈現鮮明開朗的民生。1976年發願以《迎媽祖》為主題刻製巨幅版畫,記錄臺灣民間信仰遊行活動。
林智信版畫皆以鄉土民情、童玩記憶、民俗廟會、農事閒暇等為題材,記錄這時代的臺灣,以及在這塊土地上發生的情與事;在敘事上,他永遠選擇正向、光明、甜美的角度,這關係著他的人生態度與思維。《沐》製作於1979年,1982年入選瑞士第九屆國際版畫展。作品內容紀錄臺灣農村景象──水牛與農夫緊密的關係。在工作之餘,農夫牽引牛隻到池塘泡水,並潑水幫其清洗,牛隻靜默地享受這消除疲憊的片刻;展現鄉村農耕和睦樸實之情。
出處:黃郁生,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