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
亞洲人的父親:嘉義篇 Asian Father: Chiayi City
壓克力畫 Acrylic
侯俊明 Hou Chun-ming 1963
203 x 118 cm x8p
登錄號 11001531
侯俊明,1963年出生於臺灣嘉義縣六腳鄉,為國立藝術學院(現臺北藝術大學) 1987年第一屆畢業生。1990年與李銘盛、吳瑪俐、連德誠以及張正仁等人,合組「臺灣檔案室」,同時在當年「優劇場」的劇場空間「柑仔店」舉辦《慶祝第八任蔣總統就職》展覽,並展出其裝置作品〈偉人館—刑天〉。侯俊明以《山海經》中的遠古神祇「刑天」形象之雕塑,並將其立於他以各大小不一的國旗,拼接而成之帷幕所裝飾出的祭壇場域中心,藉以反諷、批判當年軍人干政的政治情狀。而「刑天」斷頭卻仍不斷抗爭奮戰的形象與精神,亦成為其之後創作的重要借喻圖徵。而其最受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類型,即是一系列透過木刻版畫以及籤詩形式所表現、暗喻之人世百態。圖像內容則是結合了神怪、臺灣俗民宗教以及各種露骨的情慾景象,再搭配其諸多看似歪理又充滿憤世忌俗的淫言慾語,形成一種詭譎又讓人忍俊不住的黑色幽默。

回溯侯俊明的創作歷程,其曾於1983年獲得高雄美展以及全國美展油畫類首獎,然到他1987年的〈建築工地秀〉與畢業展作品〈大腸經〉,則因過於叛逆與聳動露骨而被校方封殺。這短短四年之間創作型態轉向之劇烈,據藝評兼策展人龔卓軍的觀察與歸納,「現代藝術」與「原生藝術」應為影響侯俊明創作轉向的兩大因素。「現代主義」對其造成形式與媒材實驗精神的影響,而工地秀、素人藝術、傳統祭儀等「原生藝術」,則賦予其慾望內容及視域越界的實踐。而至陳傳興教授至藝術學院任教後,侯俊明跟隨其至蘭嶼、高雄龍發堂、臺南東獄殿以及南投拜訪素人藝術家林淵等地踏查,見證與直視那人類最單純的生命活力、最直接裸露的與自我對峙,以及臺灣民俗宗教最生猛露骨地警世奇想、素人藝術對生活與想像間最直覺的原始觸動,這些經驗終使侯俊明找到得以抒發及探索其內在慾動的途徑與內容。1997年侯俊明經歷失婚後的身心俱疲,憑藉著團體治療以及自由書寫、繪製曼陀羅塗鴉的過程,創作也逐漸走向面對自我心靈與成長歷程的路徑。

而《亞洲人的父親》系列,則是侯俊明再婚後,女兒、兒子相繼誕生讓侯俊明感受到無比幸福,卻同時也面臨身分認同上的衝突與挫折,除了自身的藝術家性格與身為「父親」角色須擔負的責任與形象之間產生了裂縫,另一方面亦是出自對他人如何面對與看待這種「父子」或「父女」關係的好奇,因而自2008年發起的一系列一對一訪談式創作。此創作計畫分別曾於日本橫濱、臺灣臺北、臺中、嘉義、香港、泰國曼谷等多地進行訪談創作,甚至於香港篇更是鎖定「同志」族群作為訪談對象,將這人倫關係議題擴展至各國文化、多元性別差異的層面進行探究。而本館典藏的《亞洲人的父親:嘉義篇》一作,則為藝術家2014年於嘉義進行的創作計畫,除了經由對嘉義在地自願者的訪談結果所繪製的圖像外,圖像下方則著錄著訪談案例的文字詮釋。

出處:馮勝宣,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3。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亞洲人的父親:嘉義篇
類別
壓克力畫
媒材
壓克力顏料、紙板
創作年代
2014年
組件數量
8件
尺寸
203 x 118 cm x8p
登錄號
11001531
入藏年
2021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生年
1963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資料更新日期:2025年8月30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授權清單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