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鎮洲1951(民國40)年生於新竹, 1989 年畢業於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工科,1995年獲日本京都市立藝術大學陶瓷工藝碩士。1998年成立方圓陶舍工作室,1984~2016年任教於國立台灣藝術學院工藝設計系。曾任國家工藝獎、國家文藝獎、傳統工藝獎評審委員全國美展、南瀛獎及各縣市美展評審委員,2017年獲頒台灣陶藝成就獎。
劉鎮洲常以大自然的山嶽河川、雲霧風雨以及物質現象,作為作品表現的主要素材。對於材質的運用較為單純,常使用含熟料顆粒的陶土,以得到較粗糙的土塊質感,呈現土質的豐富內容,及顯示出大地之中所蘊藏的活力,並常以局部上釉或置入異質材料的方式,來加強與坯土露胎部分的強烈對比,並強化作品造形結構的力量。
本作品以一塊直立長方體造形為主體,四側立面削平整齊,而上部呈現自然起伏面,意指一方自然地塊;一塊藍色圓頭造形於上方突出,像微積極竄出地表的物體。地塊下方出現長形方孔,則內有向下延伸的根體,整體作品以植物向下紮根向上生長的樣態,像徵自然大地上萬物欣欣向榮、生長茁壯的意義。
出處:劉鎮洲,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