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芾(1880-1950),字石卿,福建廈門人(一說為同安),師從蘇淞(生卒年不詳)與明末四僧,另習花鳥於惲南田(1633-1690),雙鉤法源宋人之風。擅畫花鳥、山水。光緒年間寓居臺灣,先於高雄鳳山,後應臺北大稻埕陳天來(1872-1939)聘之,晚年歸於廈門。
〈荷石圖〉為吳氏所擅花鳥畫,下方水景之中立有大小兩顆奇石,並有數枝盛開荷花、葉矗立,當中鳥禽棲於石上,注視水面,蝴蝶飛舞於空中。此作在荷花與鳥蝶之處,先以墨線勾勒輪廓,再設色於其中,典雅清麗,有明末陳洪綬(1598-1652)的風格。兩顆奇石,一以簡筆描繪外型,設色暈染,一粗筆寫意。按款題此作應為陳天來作所繪。
右方款識:「戊午六月擬陳老蓮雙鈎法。郵寄天來仁兄先生大雅哂正弟吳芾。」下鈐:朱文「石卿所作」。
出處:葉仲霖,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作者詳情
吳芾(1880-1950),字石卿,福建廈門人(一作同安人)。據《福建畫人傳》所載 : 吳芾為廈門人,善花卉、翎毛,濃艷似上海王震,以嘗學雙勒,故雖粗枝大葉,尚能不違規矩。據1934 年前《臺灣日日新報》報導 : 廈門畫家吳芾來臺北,寓太平町大世界旅館。國立臺中商專(今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黃榮輝老師藏有兩份內容相近的「吳芾先生名畫頒布趣旨書」,其一印於1934(昭和9)年4 月12 日,有臺籍社會名流辜顯榮、林柏壽、魏清德、陳天來、楊仲佐等20 人聯名發起推薦;另一份印於同年12 月9 日,由新竹麗澤書畫會具名推薦,其後面更附有「吳芾先生花卉翎毛潤例」,這兩份「頒布趣旨書」中都提及,吳芾曾於十七年前(1917 年)應板橋林家之聘來臺,而1934年又為訪故交而載筆重來臺灣。因此在日治時期他至少曾經兩度來臺,而且寓臺的時間應該都不短。
黃冬富,「臺灣早期書畫藏品策展研究計畫藝文勞務採購案」,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