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
木瓜觀音 Guanyin
油畫 Oil Painting
林惺嶽 Lin Hsin-yueh 1939
277.3 x 181.8 cm
登錄號 10500056
林惺嶽(1939-)生於臺中,是一位畫家,也是一位藝術評論家。繪畫啟蒙導師為知名水彩畫家楊啟東,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後轉往歐洲繼續深造。林惺嶽1970年代的作品是以超現實繪畫為主要風格,探討日月、獸骨、時間,甚至生死等抽象的狀態,1980年開始創作中融合了臺灣高山、溪流、森林等自然景觀與臺灣特色,作品呈現的是迷幻又帶豐沛生命力的視覺感受。
〈木瓜觀音〉為巨幅的油畫作品,也是林惺嶽木瓜樹系列作品的其中之一,此系列作品以藝術家孩提時代記憶中的木瓜為題材,作品畫面多被碩大且飽滿的木瓜佔據。但特別的是,〈木瓜觀音〉的主角更像是畫面上的女人,其身著白色無腰身的長袍式洋裝,面容圓潤且神態端莊,流露出慈祥的表情,手上捧著對半切開的木瓜,準備享用大自然豐富的恩賜,而身後則是一棵結實纍纍的木瓜樹(bo̍k-kue tshiū),其枝條與綠葉向四面八方擴散延展,像極了臺灣民間信仰中將手向外展開的觀音菩薩(Kuan-im)形象。這樣將臺灣常見的水果-木瓜與臺灣民俗宗教的神祇-千手觀音在畫布上結合,創作出的畫面既巧妙有趣亦富含濃烈的臺灣色彩。

參考資料:
林惺嶽(2013年4月19日)。探索永恆的魔幻彩筆-林惺嶽(三),學學台灣文化色彩。取自https://www.xuexuecolors.org.tw/column.php?xue=4&tag=2&id=187
黃茜芳(2020年11月17日)。林惺嶽畫國美館典藏的《木瓜觀音》趣事,典藏ARTouch。取自https://artouch.com/art-views/art-history/content-13427.html

王俞丰,「國家語言推廣作品詮釋撰研計畫」,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23。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木瓜觀音
類別
油畫
媒材
油畫
創作年代
2007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277.3 x 181.8 cm
登錄號
10500056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生年
1939
1939(民國28)年12月10日生於台灣台中市。出生前其雕塑家父親林坤明已因傷寒英年早逝;二次大戰末期,母親在他時年5歲時因瘧疾逝世;原依身二伯父,後來改由在海外服日本兵役歸來的大伯父撫養,小學時因大伯父投資失敗破產而進入孤兒院棲身;爾後因繪畫上的優異表現使他走向美術道路,1965年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幼年早失怙恃及成長過程的顛沛流離成為其早期作品的精神烙印,他以超現實手法所演譯的詩性荒境,充滿苦悶、憂鬱與孤寂的氛圍,投射出己身自小在親情及歸屬上雙重失落的深刻缺憾,並以藍冷、蒼白化外世界的靜謐緲遠,寄託其希冀在無常生命中尋索永恆的精神哲思。1976年赴西班牙畫遊近3年,親身感受獨裁者佛朗哥死後西班牙民主化過程中澎湃的民情,激發他對故鄉台灣的歷史及美術史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進行審視。1978年接洽西班牙當代藝術交流展時,乘坐的韓航誤入俄境而迫降,歷險歸來後聲名大噪,也促使他對自己作為一個藝術家的社會使命與責任進行思考。此後他不但開始致力在藝評論述中建立具有反思與批判性格的本土觀點,油畫的創作路向也在1980年代由超現實的夢土轉換到台灣現實土地的山水題材中,並以大尺幅畫布來意寫壯美的山川、飛曝、野溪,呈現台灣湧動的生命力。 蔡昭儀,2007,《典藏目錄16》,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頁130。
蔡昭儀,2007,《典藏目錄16》,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頁130。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資料更新日期:2024年11月23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授權清單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