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網站導覽
:::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策畫展
典藏查詢
園區雕塑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EN
更多選單
典藏
典藏介紹
主題文章
藝術家
典藏目錄
典藏策畫展
典藏查詢
園區雕塑
保存
保存維護
科學檢測
修復案例
應用
數位作業
3D數位
創意應用
文創精品
趣味遊戲
資源
文件下載
公共財下載
線上影音
相關連結
授權
申請流程
作業要點
線上申請
會員
會員專區
我的收藏集
更多
關於我們
順天收藏
聯絡國美典藏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回首頁
典藏目錄
無常
無常
Memory of Flowers: the Chinese hibiscus
膠彩畫
Eastern Gouache
林彥良
Lin, Yen-Liang
1979
116.0 x 92.0 cm
登錄號
09600261
加入收藏
加入授權
取消授權
廿世紀台灣的膠彩畫發展,約可粗分成三個時期:首先是日治時期官辦美術展覽會為開端的「東洋畫」,接著是在台灣光復之後舉辦的「省展」裡遭遇「正統國畫之爭」的困厄,最後才是林之助「膠彩畫正名」之後的學院化發展。在廿世紀末的膠彩畫學院化過程中,林之助親臨指導的東海大學美術系蔚為重鎮。膠彩畫家林彥良(1979-)在東海美術系畢業後,追源日本留學,更勤勞於臺、日兩地的膠彩畫交流,在台灣膠彩畫發展史裡自有其重要性。林彥良〈無常〉一作明顯地受到維也納畫家克林姆(Gustav Klimt,1862-1918)的影響;世界美術史的借鑑確是膠彩畫學院化之後另一風格轉變,截然不同於僅僅侷限於寫生的前輩膠彩畫家。畫中大量地以金箔、石青、胡粉等天然顏料為媒材,也較集中地表現了當年積極引進日本畫媒材技法的時代氣氛。作品由三連幅組成:中間一幅作捻指的白衣女子置身於金碧粉荷之間,黑髮上揚橫飄而與手臂共同地指向前方;兩旁各置一小條幅,繪金碧粉荷,惟其圖案皆與中間一幅不相連貫。由於畫家僅只是尋求荷花意象的連貫,確不再是傳統意義的連屏,因此在展覽形式上三幅相互獨立且彼此之間有所間隔。
出處:施世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藏品詳情
作品名稱
無常
類別
膠彩畫
媒材
膠彩、紙本
創作年代
2001年
組件數量
1件
尺寸
116.0 x 92.0 cm
登錄號
09600261
入藏年
2007
授權方式
本館可授權進行非營利使用行為
收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作者詳情
作者
林彥良
生年
1979
:::
403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 2 號
|
04-23723552
國立臺灣美術館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及個資保護
|
資訊安全宣告
|
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
網站導覽
資料更新日期:2024年11月21日
西元2021年 版權所有
vertical_align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