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銘祝(1956~)台南人,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曾先後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等多間系所任教,是台灣知名的水彩畫家。80年代初期,黃銘祝以帶有浪漫鄉愁的寫實水彩作品受到矚目,懷舊老街、鄉間古屋是常見的創作題材。其中最膾炙人口的,莫過於特寫取景的「狗與腳踏車」系列作品,高度擬真的精準描繪,展現其卓越的畫藝與對水彩的掌控能力。這些寫實風格基本上延續至80年代末期,90年代突然轉向寫實性的立體主義的分割構成,之後又有夾雜具社會議題的拼貼或符號寓意畫作。2000年之後則偏向具建築語彙的複合媒材立體作品,創作走向頗為多元複雜。
立體主義的分割構成,黃銘祝前後進行約6年,在1990至1995年間,創作出多組作品。這些創作主要是打破傳統繪畫的透視法,將各角度的視點分解再重組,同時解構運動中的物體,把視覺的時間線性壓縮在同一平面,以表達速度或律動的視覺現象。黃銘祝借取這將近一世紀前的西方繪畫觀念,以水彩媒材與技法重新演練。〈騎士〉這件作品,清晰可見西方羅馬文明的視覺元素,無論是馬匹或武士的姿勢、型態、甲冑、配件,甚或背景中屢屢出現的圓拱。基本上這件作品並未被「解構」,它依然具象到讓人一目了然。不過增加了不少複雜的空間交錯,平添許多視覺趣味。
出處:潘顯仁,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